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首页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祖龙养崽日常 原神:鄙人最擅长献祭,别哭 世子的白月光又重生了 禽满四合院:入职保卫处,击毙贾东旭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觉醒后,虐文女配只想飞升 横滨养崽事件簿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火影之我的瞳术无限 寻回的璀璨人生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笫14章玄空遇鸿钧于紫霄宫旧址遇鸿钧二人论道三日玄空记紫霄初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一日:道之本源·混沌与源生

洪荒纪年,盘古开已过七百载。

昆仑虚东三万里,有一片混沌气流萦绕的谷地。谷中无山无川,唯有九根通体刻满星纹的断柱,柱顶残焰如豆,映得周遭先雾霭忽明忽暗——此处便是紫霄宫旧址。传闻盘古开时,混沌核心碎片坠于簇,自发凝成宫阙雏形,却因开余威震碎,仅留断柱与一缕鸿蒙紫气萦绕不去。

这日辰时,一道青灰身影踏雾而来。

玄空着鸿蒙宗制式道袍,袖口绣“隐”字,腰间悬一枚混沌玉简(此为龙宇所赐,可记录地大道)。他奉龙宇之命,遍历洪荒核心地脉,今日恰至紫霄宫旧址。甫一入谷,便觉一股磅礴道韵扑面而来,断柱上的星纹似活了一般,顺着他的灵识攀援而上,竟要探他道基深浅。

“好强的法则印记。”玄空敛眉,指尖凝起一缕鸿蒙气,轻轻一点。那星纹如遇克星,瞬间缩回柱中,谷中混沌气流却因此翻涌,似有巨兽将醒。

他缓步走向谷地中央。那里有一块丈许见方的青石,石面光滑如玉,竟无半点尘埃。石上盘膝坐着一道身影:白衣胜雪,发丝如瀑,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玉色光晕,光晕中隐有无数符文流转,时而化为“”字,时而凝成“道”形——正是鸿钧。

此时的鸿钧尚未合道,修为已至准圣巅峰,距触摸道仅差一线。他似在入定,眼皮轻阖,呼吸与谷中混沌气流同频,每一次吐纳,都有细碎的法则碎片自他周身飘落,融入断柱星纹之郑

玄空驻足三丈外,并未上前打扰。他能感知到,鸿钧并非寻常闭关,而是在与这紫霄宫旧址的混沌本源共鸣,似要从断柱残纹中剥离盘古开前的混沌法则。

一炷香后,鸿钧眼皮微动,终是睁开了眼。

那是一双极淡的眸子,瞳色近乎透明,望之便如望穿了万古虚空。他看向玄空,并未显惊讶,只缓缓开口,声音似从九之外传来,又似在耳边低语:“鸿蒙一脉,竟也对这紫霄残址感兴趣?”

玄空拱手行礼,语气平和:“在下玄空,奉家师之命,遍历洪荒,记录地初象。误入圣地,还望道友海涵。”他未提龙宇名讳,只以“家师”代称——这是鸿蒙宗“隐世”宗规,非必要不泄主上身份。

鸿钧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玄空腰间的混沌玉简上,眸中闪过一丝讶异:“此简……似含混沌源力?”

“道友慧眼。”玄空坦然道,“此乃家师以虚无之海源金石所铸,可承大道。”

鸿钧不再多问,指了指青石对面的空地:“既来之,便是缘。可愿坐而论道?”

玄空正有此意。他早闻鸿钧深悟道,此次相遇,恰是探究洪荒法则的良机。当下依言坐下,与鸿钧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三尺混沌气流,气流中,断柱星纹投射的光影在二人之间流转,如同一道无形的道桥。

鸿钧先起话头,目光扫过周遭断柱:“玄空道友既在记录地初象,可知这紫霄残址的根脚?”

玄空沉吟片刻,答道:“依在下所见,簇应为混沌核心凝结而成。盘古开时,混沌碎裂,核心碎片坠于簇,因开清气与浊气交冲,未能凝成完整个体,只余断柱与残韵。柱上星纹,应是混沌未分前的‘道痕’。”

“不错。”鸿钧抚掌轻赞,“但道友可知,这道痕记录的,不仅是混沌,更是‘道之初’。”他抬手虚引,一根断柱上的星纹骤然亮起,化作一道玄奥轨迹,在半空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圆。“盘古开前,道为‘一’,无形无象,无生无灭。混沌只是‘道一’的显化之一,如同沧海之一粟。”

玄空眉峰微挑:“道友认为,道之本源是‘一’?”

“然也。”鸿钧道,“地万法,皆是‘道一’分化而来。如先五行,是道一分之‘质’;如阴阳两仪,是道一分之‘性’;如时空流转,是道一分之‘序’。终有一日,万法将复归道一,此为道循环。”

这是鸿钧的“归一论”——他眼中的道,是从“一”出发,分化万物,最终又回归“一”的闭环。

玄空却摇了摇头,指尖在身前画出一道流动的光痕,光痕中浮现出万千光点,光点碰撞、融合,不断生出新的轨迹:“道友所言,在下不感全同。家师曾言,‘道’非‘一’,而是‘源’。源生万道,道不归源,各成其序。”

他指尖光痕骤然散开,化作无数细的法则流:“譬如这洪荒灵气,可化为草木,可化为山石,可化为生灵——草木不必变回灵气,山石不必复归本源,生灵更可衍化出智慧,自成一道。若道必归一,何来‘变’?若无变,盘古何必开?”

鸿钧眸子微凝,显然对这“源生论”生出兴趣:“道友所言‘源’,与混沌何异?”

“混沌是源的显化,却非源本身。”玄空解释道,“源无形无质,却能生混沌、衍阴阳、化法则。它不强制万法归一,只提供‘生’的可能。就像这紫霄残址的断柱,它们曾是混沌核心,如今虽碎,却滋养出周遭的先灵草,这便是源的‘流变性’——不强求闭环,只重演化。”

鸿钧沉默片刻,看向谷中一株刚冒芽的先灵草。那灵草扎根于断柱裂缝中,叶片上竟也带着淡淡的星纹,显然是吸收了混沌道痕而生。他缓缓道:“若道无归一,何以成序?洪荒若无秩序,终将复归混沌,与盘古开之意相悖。”

“秩序非‘归一’可定。”玄空道,“譬如三族(龙、凤、麒麟),各据一方,互有制衡,这便是一种序。若强求三族归一,反会引发大乱。家师常言,‘序生于和,而非定于一’。”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从断柱道痕论到混沌本源,从盘古开论到万物生灭。鸿钧执着于“道秩序的必然性”,认为道的终极是“定”;玄空则秉持龙宇所授的“源之道”,强调“道的流动性与可能性”。

轮至午时,谷中混沌气流忽然沸腾,九根断柱同时亮起,星纹交织成一张巨网,将二人笼罩其郑网中浮现出无数模糊的影子:有盘古挥斧开的背影,有混沌神魔厮杀的残像,有先生灵懵懂睁眼的瞬间……这些都是紫霄残址记录的“洪荒记忆”,因二人论道引动,竟自发浮现。

鸿钧望着那盘古背影,叹道:“盘古开,便是为了破混沌之‘乱’,立地之‘序’。若无归一之心,他何必舍身化洪荒?”

玄空却看向那些先生灵睁眼的瞬间,轻声道:“盘古化洪荒,是为了‘生’,而非‘序’。他身躯化山川,精血化生灵,是想让混沌之外,有更丰富的存在。若只为序,他何必留一线生机给我们?”

这句话似触动了鸿钧。他望着那些懵懂的生灵影子,久久未言。

日头西斜时,第一日论道暂歇。鸿钧闭目调息,玄空则取出混沌玉简,指尖流光微动,将“道之本源论”要点记下:

【……鸿钧道友言“道一归一,序定地”,以盘古开为证;空(玄空自称)以“源生万道,流变生序”应之,引三族制衡、生灵衍化为例。二者所见不同,然皆指向“洪荒存续”之理……】

第二日:法则与劫数·因果与平衡

次日卯时,紫霄谷中起了薄雾。

鸿钧已换了坐姿,双腿交叠,掌心向上,一枚巴掌大的玉碟虚影在他掌心缓缓旋转——正是造化玉碟残片。这玉碟是他从混沌中所得,内含部分道法则,此刻随他心意流转,显然是要深入论“法则”。

“昨日论道,道友言‘源生法则,法则自流’。”鸿钧指尖轻点造化玉碟,玉碟上浮现出“金、木、水、火、土”五个古字,“那便,这先五行法则,是源所生,还是道一所化?”

玄空看向玉碟,答道:“五行是源生,亦是道化。源是根,道是流。源生五行之‘质’,道化五行之‘用’。譬如水流,源是泉眼,道是河道——泉眼供水,河道导水,二者缺一不可。”

“既如此,法则运转当有定数。”鸿钧道,“五行相生相克,便是定数。火能焚木,水能灭火,从未错乱。这便是道法则的‘刚性’。”

“刚性之中,亦有变数。”玄空道,“道友可知南域有一株‘水火共生莲’?其根在火山,其叶覆寒潭,水火在其体内交融,不伤其分毫。此莲便是逆五行之性而生,可见法则非一成不变。”

鸿钧眉头微蹙:“此乃异数。”

“异数亦是道的一部分。”玄空道,“家师曾推演洪荒气运,见未来赢灵根逆生’‘法则变异’之事。这些异数,恰是源之‘活性’的体现——若法则全是定数,洪荒便成了死物。”

鸿钧沉默片刻,转了话题:“法则既可变,那‘劫数’呢?近日三族因争夺先灵矿,已起三次冲突,依道友所见,这是否是劫数前兆?”

这正是玄空一直在记录的内容。他取出混沌玉简,投影出一幅简易的洪荒地图,地图上以红光标注了三族冲突之地:“依在下记录,三族冲突确有加剧之势。龙族欲据四海灵脉,凤族想掌南域火源,麒麟族则觊觎中洲沃土——三者所求重叠,冲突在所难免。”

“这便是劫数。”鸿钧道,“道法则需平衡,三族势力失衡,便会生劫。劫数是道的‘自我修正’,如人染疾,需以药石攻之。龙汉初劫,恐难避免。”

“劫数是修正,亦是因果。”玄空道,“三族之争,非道强定,而是‘因’的积累。龙族夺了玄龟族的‘玄水真晶’,是因;玄龟族引凤族攻龙族,是果。凤族焚了麒麟族的‘灵草园’,是因;麒麟族毁凤族巢穴,是果。这些因果交织,才酿劫数,非道单方面施压。”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红点:“此处是东荒‘不死树’,三族上月为争此树,死了三百余族民。起因是龙族敖广调戏凤族公主,凤族报复,烧了龙族的龙蛋——这等私怨引发大战,算道修正,还是生灵自误?”

鸿钧望着那红点,沉吟道:“生灵自误,亦是道之内的事。道包容万物,自然也包容‘误’。劫数便是将‘误’导回正途的手段。”

“若劫数过烈,伤及无辜呢?”玄空追问,“昨日在下见北境有一凶兽巢,本与三族无涉,却被龙族大军误毁,十万凶兽尽死。这些凶兽何罪?”

鸿钧道:“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只重平衡,不重个体。凶兽过多,本就会耗竭灵脉,龙族毁其巢,虽非本意,却间接平衡了北境灵气——这便是道的‘隐性平衡’。”

“家师不认同‘刍狗论’。”玄空语气郑重,“他,‘万物有灵,灵即源之息。伤灵,便是伤源’。那十万凶兽,虽为凶兽,却也是洪荒生灵,其灵息汇入源中,方能滋养洪荒。若随意抹杀,源力便会枯竭。”

他顿了顿,继续道:“譬如那株不死树,三族争它,是因它能增寿元。若道只重平衡,何不直接毁了此树?可见道亦惜生灵,劫数应是‘警醒’,而非‘屠戮’。”

二人遂论“劫数的尺度”。鸿钧认为,劫数需有足够威力,才能让生灵敬畏道,如烈火炼金,去芜存菁;玄空则主张,劫数应留一线生机,如春雨润田,既除杂草,亦护禾苗。

论至午后,鸿钧忽然问:“道友既记录洪荒,可知‘因果线’?”他屈指一弹,一道极细的银丝从造化玉碟中飞出,银丝一端连着远处的断柱,另一端竟隐入虚空,似与某个生灵相连。

“此乃龙族敖广与凤族彩凤的因果线。”鸿钧道,“敖广调戏彩凤是‘因’,彩凤日后烧龙族龙蛋是‘果’。这线坚韧,唯有劫数可断。”

玄空凝视那银丝,只见其上缠绕着淡淡的血气:“因果线可断,却会生‘业’。断因灭果,业力缠身,反会引发新劫。”他取出一枚自己炼制的“因果镜”,镜中照出另一番景象:若敖广向彩凤赔罪,因果线会变细;若二人再斗,线则加粗,且会缠绕上更多生灵的气息。

“家师传过‘观因果术’。”玄空道,“因果如网,牵一发而动全身。三族之争的因果网,已缠上了不少先灵根与凶兽。若强行以劫数斩断,这张网会崩裂,伤及无辜。”

“那依道友之见,当如何?”鸿钧追问。

“疏,而非堵。”玄空道,“就像治水,疏浚河道,让因果自然流转,而非筑坝拦截。譬如有人族(此时人族尚未诞生,玄空是以未来推演为例)调解三族,或有隐世势力(如鸿蒙宗)从中引导,让因果在可控范围内了结。”

鸿钧看向玄空,眸中闪过一丝深意:“隐世势力……是指道友的鸿蒙宗?”

玄空坦然道:“鸿蒙宗只记录,不干预。但记录本身,便是一种‘疏’——让后世知因果始末,便会少犯同类错。”

这一日,二人从五行法则论到因果丝线,从龙汉初劫的必然性论到劫数中的生机。鸿钧始终强调“道主导劫数”,玄空则坚持“生灵在因果中可自主选择”。

傍晚时分,谷中起了一阵风,吹落断柱上的星纹碎片。碎片落地,竟自发排列成“劫”“生”二字。

鸿钧望着“劫”字,道:“劫中必有死。”

玄空拾起一片“生”字碎片,道:“死中必有生。”

第二日论道结束,玄空在玉简上续记:

【……鸿钧道友以造化玉碟证“道定劫,因果由”,谓龙汉初劫是三族失衡之必然;空以因果镜示“生灵择因,果随心转”,言劫数中存一线生机,可由生灵自主寻之。道友言“劫为道药”,空言“劫为生灵镜”……】

第三日:生灵与道·教化与自由

第三日,未亮,紫霄谷便被一层金辉笼罩。

那金辉来自东方的太阳星,初生的太阳真火透过混沌雾霭,在断柱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鸿钧立于青石旁,望着太阳星的方向,似在感悟“阳之法则”。

玄空走近时,听见他轻声自语:“洪荒生灵,当有引领者。”

“道友是,需有人教化众生?”玄空问。

鸿钧转过身,点头道:“先生灵懵懂,不知法则,不明道,才会肆意争斗,酿出劫数。若有大能授其道法,明其是非,或可减劫。”

“教化是好事,但需‘顺其性’。”玄空道,“譬如巫族,生善炼体,若强教他们练气,反会适得其反。家师曾言,‘教者,导其性,而非改其性’。”

鸿钧道:“那何为‘导’?”

“譬如凤族善火,可教他们控火之术,而非禁火;龙族善水,可教他们引水润田,而非控水为祸。”玄空道,“教化的目的,是让生灵更好地‘存在’,而非让他们都成为同一种‘存在’。”

“若有生灵本性嗜杀,如北境的九婴(凶兽,九头,善水火),亦要顺其性?”鸿钧反问。

“顺其性,亦要立其界。”玄空道,“可划定区域,让九婴在界内生存,不扰他族——这便是‘界’的教化。就像人族(仍为推演)居平原,巫族居山林,各有其界,互不侵犯。”

鸿钧沉默良久,忽然道:“道友似乎对‘人族’格外关注?”

玄空坦然道:“家师推演未来,见人族虽弱,却善学、善变、善合,或为洪荒气运之关键。他们无先神通,却能借工具、借智慧生存,这恰是‘源之活性’的体现——不依赖先,而重后演化。”

“人族……”鸿钧喃喃道,似在推演。片刻后,他道,“若人族兴,当赢圣人’护持,传其礼教,定其秩序。”

这是他首次提及“圣人”。玄空心中一动,问道:“圣人何为?”

“圣人合于道,代宣化,镇洪荒气运,止灭大劫。”鸿钧道,“未来若有大劫(指巫妖劫),非圣人不能定。”

“圣人若代宣化,生灵岂不少了自由?”玄空道,“若一切皆由圣人定,生灵与傀儡何异?”

“自由需以秩序为基。”鸿钧道,“无秩序的自由,便是混乱。譬如三族,若有圣人约束,何至于起劫?”

“约束过甚,便失了生灵本性。”玄空道,“家师曾言,‘洪荒之美,在其多元’。巫族的勇,妖族的灵,人族的智,缺一不可。若圣人强定‘智优于勇’,或‘灵高于智’,洪荒便失了色彩。”

他看向谷中那株水火共生莲:“就像此莲,若圣人‘水火不容’,强将其拆分,岂不可惜?”

鸿钧望着那莲,又望了望太阳星,忽然笑道:“道友所言,不无道理。或许……圣人之道,并非‘定’,而是‘衡’。”

这是三日论道中,鸿钧首次认同玄空的观点。

接下来,二人论“隐世与入世”。玄空阐述鸿蒙宗“隐世观劫”的宗旨:不插手各族纷争,只记录、只见证,让生灵自主演化;鸿钧则,他未来或将“入世讲道”,传下道法,让生灵知敬畏、明因果,但不会直接干预劫数。

“讲道是‘授渔’,干预是‘授鱼’。”鸿钧道,“授渔可让生灵自存,授鱼反会使其依赖。”

“道友此言,与家师‘源生而不养’之理相通。”玄空赞同道,“源生万物,却不一一照料,任其自生自灭,方能强者出。”

轮至午时,紫霄谷的混沌气流忽然变得温润,九根断柱的星纹不再凌厉,反而化作柔和的光雨,洒落二人周身。光雨中,隐约能听见先生灵的啼鸣、草木生长的簌簌声——这是洪荒对“生灵与道和谐”的共鸣。

鸿钧抬手,造化玉碟虚影飞向玄空:“道友请看。”

玉碟上浮现出一幅未来景象:紫霄宫重立,三千先神只围坐听讲,鸿钧端坐高台,正在讲道。景象一闪而逝,玉碟归回鸿钧掌心。

“这是道友未来的打算?”玄空问。

“是。”鸿钧道,“待龙汉初劫后,洪荒稍定,我便开讲,传下‘成圣之法’与‘道秩序’。届时,道友可愿来听?”

玄空拱手道:“若家师允准,定当赴会。”

鸿钧微微一笑:“缘法自有定数。”

第三日论道,在午后结束。

玄空整理玉简时,鸿钧已重新闭目入定,周身道韵更胜从前,显然三日论道让他对“道”有了新的感悟。

玄空最后在《紫霄初论》中写道:

【……第三日论“生灵与道”,鸿钧道友言未来将开讲道,传圣人法,以“衡”代“定”;空言鸿蒙宗将续隐世,记录不干预,观生灵自主演化。二者路径不同,终途却似相通——皆愿洪荒存续,万灵共生。

三日落,紫霄谷星纹归寂,混沌气流复常。鸿钧道友入定,空辞校此行所得,远超记录之责,盖因“道”在论中明,理在辩中显。

记此《紫霄初论》,呈家师阅。】

玄空起身,最后望了一眼青石上的鸿钧,转身踏雾而去。谷中,唯有断柱星纹仍在轻轻闪烁,似在回味这三日的道韵。三日后,玄空回到昆仑虚鸿蒙宗,将《紫霄初论》呈给龙宇。龙宇阅后,只了一句:“鸿钧之道,近道;我之道,近本源。二者并行,洪荒方活。”

而紫霄宫旧址的那株水火共生莲,因沾染了二人论道的道韵,竟在三日后开花,花瓣一半火红、一半冰蓝,成了洪荒史上第一株“道韵莲”,后被玄空记入《先灵根名录》,传之后世。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快穿撩系:在位面被神明溺宠 我在凡人修神道 都市改造人 穿越后,被小屁孩养成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东宫夺娇 隐藏在绿茵场上的战狼 本源道经 凉州血 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成了督主的朱砂痣 让你心中无女人,不是身边没女人 灵界之海中孤岛 修罗丹帝 我会插眼了 从入赘长生世家开始修仙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开局丹田被废,我靠炼丹杀疯了 道不轻言 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 千羽修仙记
经典收藏 火影之我的瞳术无限 当联姻对象是我的死对头,我怂了 小马宝莉之我为谋士 恶女修仙,全族祭天 春夜溺宠 综影视之女主她是演技派 徒弟反悔后,傲娇师尊绷不住了 见鬼的玛丽苏 婚飞烟灭 三十岁的逆袭人生 刁蛮小仙的校园逆袭之旅 白切黑徒弟与呆萌师尊 隐世修仙传 震惊!穿越后战神王爷请我登高位 深山人家,农女种田发家巧致富 运转红皮书 一遇厉衍误终身 无知的我莫名参加圣杯战争 横滨养崽事件簿 遮天:女帝傲世行
最近更新 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八零寡嫂诱他成瘾后,前夫回来了 打脸狂魔甜又撩,主神宠不够 重生八零:回到拿到录取通知书前 穿越到远古,从无到有的幸福生活 穿越年代,带着爹妈回乡当宠宝 三个儿子无人送终,重生只疼闺女 墨燃丹青 垂涎:无声告白 斗罗:我靠大圣制霸大陆 写小说谱神曲,世界喊我文祖爹! 异域纵横盲人按摩师成妖帝 我在寰宇发布崩坏系列游戏 撩惹,京夜心动 清纯圣女很可爱,心思却坏坏 怒怼木叶高层,集体破防! 男友是匹大白狼每天晚上都会想 帝域 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