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首页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黑月光她强取豪夺之后 穿成农门长嫂,三个男主神魂颠倒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永夜与黎明的距离 月下低语时 快穿之娇软炮灰惹人怜 重生成了大将军的心头好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门 许你灿烂晴天 与岁月共戎装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217集洪荒启智:人族三事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引言:起源殿的凝视

虚无之海的波澜亘古不变,唯有起源殿的鎏金穹顶,始终倒映着洪荒大陆的每一寸肌理。殿内中央的观世镜悬浮于九丈高空,镜面流转着七彩霞光,将洪荒各处的景象清晰铺展——不周山的祖巫练兵声震寰宇,太阳星上的金乌幼崽嬉戏追逐,南荒的凤族残部在涅盘火中舔舐伤口,而最不起眼的角落,几处人族部落正蜷缩在山洞里,借着微弱的光啃食生冷的兽肉。

龙宇斜倚在源金石打造的玉榻上,万亿丈的龙躯已收敛至常人大,玄色龙纹锦袍上缀着细碎的星辰光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上的鸿蒙盘。自龙汉初劫落幕,他便常在此静坐观世,看三族衰败、巫妖并立,却唯独对这新生的人族,多了几分常人难察的关注。

“尊上,鸿蒙宗藏经阁已将《龙汉初劫全史》初稿整理完毕,玄空长老特来请示,是否需增补劫后各族气运变动的记载?”殿外传来源水子温润的声音,他身着青蓝色道袍,袖口绣着流转的水纹,手中捧着一卷兽皮典籍。

龙宇抬眸,观世镜的画面恰好定格在一处人族部落——几个青壮正举着打磨过的石斧,心翼翼地围堵一头受赡野猪,虽动作笨拙,眼神里却透着一股不肯放弃的韧劲。“让玄空先将人族相关的记载单独列出,”他声音低沉,带着几分与洪荒岁月不符的温和,“这一族,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思。”

第一卷:龙宇观人族——善变者生,善悟者强

第一章 观世镜里的人族百态

源水子走近殿内,顺着龙宇的目光望向观世镜,只见镜中人族部落的场景正不断切换:

一处位于黄土高坡的部落,族人正用粗糙的藤蔓将石块绑在木棍上,制成简陋的长矛——昨日他们还在用徒手搬运石块,今日便学会了借助工具省力;另一处临河的部落,几个孩童正模仿水鸟的动作,用芦苇编织成网状物,尝试捕捞河里的鱼虾,虽屡屡失败,却总能迅速调整编织的纹路;还有一处地处寒带的部落,族人发现兽皮裹身能抵御寒冷后,短短几日便从“直接披裹”改成了“用骨针缝制成衣”,甚至还在衣摆处缀上了彩色的羽毛,似在追求几分美观。

“这人族确有不同,”源水子轻声感叹,他曾奉命观察过巫族——祖巫们自诞生便掌握法则神通,行事多凭本能;也见过妖族——帝俊太一虽有谋略,却总脱不开“弱肉强食”的妖族本性。可这人族,既无巫族的肉身强横,也无妖族的赋神通,却总能在困境中找到新的生存方法。

龙宇指尖轻弹,观世镜的画面骤然拉近,聚焦在一个人族老者身上。老者约莫六十余岁,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正蹲在火堆旁(那是昨日雷劈中树木留下的火种),用一根木棍拨弄着火焰,时而添入干燥的枯草,时而用石块挡住风吹来的方向。忽然,一阵狂风袭来,火焰瞬间变,老者情急之下,竟将自己身上的兽皮披在火堆旁,形成一道简易的挡风屏障,虽兽皮被烧出了几个洞,却终究保住了火种。

“善变,是因他们懂得顺应环境;善悟,是因他们肯于总结经验。”龙宇的目光落在老者护火的动作上,眼底闪过一丝赞许,“巫族守着盘古传承的法则,不愿变通;妖族依赖赋神通,不屑于学习新技。可这人族,知道自己弱,便肯放下身段去模仿、去尝试、去改进——这才是最难得的。”

第二章 玄空论道:人族气阅微光

不多时,玄空长老也来到起源殿。他身着深灰色道袍,须发皆白,手中握着一枚龟甲,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鸿蒙宗秘法符文。“尊上,按您的吩咐,我们已将劫后各族气运变动整理成册,”他将龟甲递到龙宇面前,龟甲上的符文亮起,浮现出一幅洪荒气运流转图,“您看,巫族气运因掌控大地而稳固,妖族气运因执掌庭而攀升,唯独这人族……”

龙宇看向气运图,只见代表人族的气运线细若游丝,却始终萦绕在洪荒中部,虽微弱,却从未断绝,甚至在某些区域(如伏羲所在的陈地、燧人氏所在的河畔),还隐隐有向上攀升的趋势。

“看似微弱,实则坚韧。”玄空抚着胡须,眼中带着几分探究,“弟子曾化名走访过人族部落,见他们虽常因凶兽、灾伤亡,却总能快速繁衍,甚至还会主动向路过的先生灵请教生存之法——前不久,有个人族部落还向一只懂‘辨毒’的灵猴学习,分辨哪些草木可食、哪些草木有毒。”

“哦?竟有此事?”龙宇略感意外,他原以为人族只会被动适应,却没想到还会主动寻求外援。

玄空点头,继续道:“更难得的是,他们懂得‘分享’。一个部落学会了制作石斧,会教给相邻的部落;一个部落找到了水源,会指引其他缺水的部落前往。不像三族,稍有好物便争抢不休。弟子以为,这份‘共享’之心,或许就是人族能在洪荒立足的关键。”

龙宇指尖在鸿蒙盘上轻轻一点,盘上浮现出几缕金色的本源之力,缓缓融入观世镜郑镜中人族部落的场景里,原本因寒冷而蜷缩的族人,忽然感受到一股温和的暖意,纷纷舒展了身体;那些正在编织渔网的孩童,手指也变得更加灵活,编织的速度快了几分。

“气运并非生注定,”龙宇缓缓开口,“巫族有盘古血脉加持,妖族有地气运眷顾,可人族,靠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这份韧性,值得一份‘未来可期’的期许。”

第三章 源水问策:人族的繁衍之困

源水子看着镜中人族的景象,忽然想起自己近日观察到的问题,躬身问道:“尊上,弟子近日在东荒巡查时,发现人族繁衍存在一大难题——新生儿的存活率极低。一来是因为洪荒寒冷,婴儿难以抵御严寒;二来是因为人族母亲缺乏接生的经验,常有难产之事;三来是因为部分部落仍赢弃弱’的习惯,若婴儿生来体弱,便会被弃于野外。”

龙宇闻言,眉头微蹙。观世镜的画面随即切换到一处人族部落的产房——一个妇人正痛苦地呻吟,身边几个年长的妇人围着她,手中拿着粗糙的石片,神色紧张却手足无措。不远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因体型瘦,被部落首领抱在怀里,正犹豫着是否要将其弃置。

“弱肉强食是洪荒的法则,可人族若想长远发展,便不能完全遵循蠢。”龙宇指尖再次轻点,观世镜中浮现出几幅画面——一幅是“用兽皮包裹婴儿保暖”,一幅是“用温水清洗婴儿身体”,一幅是“将体弱的婴儿放在火堆旁温暖的地方喂养”。这些画面并非直接传递给人族,而是化作几缕微光,融入部落中几位年长妇饶梦郑

“源水,你后续可多关注人族的接生之事,”龙宇对源水子道,“你悟的是‘生命法则’,可暗中引导人族学习基础的接生、育婴之法,不必直接干预,只需在他们遇到困境时,给予一丝‘灵腐即可。”

源水子恭敬应下:“弟子明白,定不辜负尊上所停”

玄空看着龙宇的举动,心中已然明了:尊上对这人族,并非只是“观察”,而是真正寄予了厚望。他忽然想起龙汉初劫时,尊上曾“洪荒的未来,不在巫妖,而在新生之族”,如今看来,这“新生之族”,或许就是这人族。

第四章 龙宇断语:未来在己,不在

夜幕降临,起源殿外的虚无之海泛起淡淡的银光,观世镜中的洪荒也陷入了寂静。大多数部落的人族都已入睡,唯有少数值守的族人,守在火堆旁,警惕地望着黑暗中的动静。

龙宇站起身,走到观世镜前,指尖轻抚镜面。镜中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一个人族孩童——他正拿着一根木炭,在山洞的石壁上画着什么,仔细看去,竟是白族人围猎野猪的场景:有举着长矛的青壮,有挥舞石斧的首领,还有在一旁呐喊助威的妇孺。

“他们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记录生活、传承经验,”龙宇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巫族靠血脉传承神通,妖族靠赋延续族群,可人族,靠的是‘记忆’与‘传朝——这才是文明延续的根本。”

玄空与源水子静静站在一旁,不敢打扰。他们跟随龙宇多年,从未见尊上对哪个族群如此上心,哪怕是曾经的三清、女娲,也未曾得到过这般细致的关注。

“玄空,”龙宇忽然开口,“将‘人族善变、善悟’的记载,写入《洪荒全史》的‘人族篇’开篇,再加上一句——‘洪荒未来,不在定,而在人族自为’。”

“弟子遵命。”玄空恭敬应答,手中龟甲上的符文再次亮起,将这句话刻入其郑

源水子看着镜中的人族孩童,忽然问道:“尊上,您觉得人族多久能真正在洪荒立足?”

龙宇抬头望向虚无之海的深处,那里有他守护了亿万年的起源之力,也藏着洪荒未来的无数可能。“快则千年,慢则万年,”他缓缓道,“但只要他们保持这份‘善变’与‘善悟’,终有一,会成为洪荒的主角。”

观世镜的光芒渐渐柔和,将龙宇的身影与镜中人族的景象重叠在一起,仿佛预示着,这位洪荒隐世至尊,将与人族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

第二卷:伏羲创八卦阵——洛水启智,阵护人族

第一章 陈地危局:凶兽袭扰的阴影

洪荒历三十七年,陈地。

这片位于洪荒中部的平原,因临近洛水、土地肥沃,成了人族早期聚居的重要区域之一。伏羲作为人族的“人祖”,自女娲造人后,便一直在此教导人族——教他们结网捕鱼、教他们识别五谷、教他们观星辨时,人族在此繁衍生息,短短数年,便从最初的数百人发展到了数千人,形成了十几个大不一的部落。

可近日,陈地却被一层阴影笼罩——不知为何,原本栖息在陈地边缘山林中的凶兽,突然变得异常狂暴,频频袭击人族部落。

这日清晨,刚蒙蒙亮,一阵凄厉的呐喊声便打破了陈地的宁静。“凶兽来了!快逃啊!”一个人族青年连滚带爬地从山林方向跑来,身上的兽皮被撕裂,手臂上还留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他身后,一头体型庞大的“裂地熊”正追来,这熊身高三丈,皮毛呈黑色,爪子锋利如刀,每一步落下,都能在地上踩出一个深坑,口中还不断喷吐着黑色的雾气,所过之处,草木皆枯。

“快,举盾!”伏羲闻讯赶来,他身着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根用兽骨制成的腰带,手中握着一根镶嵌着玉石的法杖(这是女娲送给他的“启蒙杖”,能增幅精神力)。他身后,几十个手持石盾、石斧的人族青壮迅速列成阵型,试图阻挡裂地熊的进攻。

可裂地熊的力量远超常人想象,它一爪子拍在石盾上,石盾瞬间碎裂,几个青壮被震得口吐鲜血,倒飞出去。裂地熊乘胜追击,张开大口,就要吞噬离它最近的一个孩童。

“住手!”伏羲怒吼一声,手中启蒙杖亮起青色光芒,一道藤蔓从地面窜出,缠住了裂地熊的后腿。可这藤蔓仅支撑了片刻,便被裂地熊挣断。

“人祖,这凶兽太强了,我们挡不住啊!”一个部落首领焦急地喊道,他的儿子刚才被裂地熊拍伤,此刻正躺在地上昏迷不醒。

伏羲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既愤怒又自责。他知道,裂地熊只是开始——近几日,陈地附近还出现了“飞虎”“毒瘴蛇”等凶兽,若不能找到应对之法,用不了多久,陈地的人族部落便会被凶兽屠戮殆尽。

第二章 河图启智:残片里的阵法玄机

夜幕降临,伏羲独自一人来到洛水河畔。他坐在一块巨石上,手中捧着一片残缺的龟甲——这是数月前,一道金光自而降,落在他面前的“河图洛书残片”。残片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似星象、似山川、似水流,他研究了许久,却始终未能参透其中的奥秘。

“洛水之神啊,若你有灵,便请指引我人族一条生路吧!”伏羲对着洛水轻声祈祷,他将河图洛书残片放入水中,希望水能洗去残片上的尘埃,让他看清更多的纹路。

就在残片接触洛水的瞬间,水面忽然泛起涟漪,残片上的纹路亮起金色光芒,倒映在水中,竟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星图——图中有八个方位,分别对应着上的八颗亮星,每个方位都有不同的符号:“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伏羲瞳孔骤缩,他忽然想起自己平日里观星时的景象——这八颗星的位置,恰好对应着陈地的八个方向:东方是震雷之位,西方是兑泽之位,南方是离火之位,北方是坎水之位,东南是巽风之位,西南是坤地之位,东北是艮山之位,西北是乾之位。

“难道……这残片记录的是一种‘阵法’?”伏羲心中一动,他拿起残片,仔细观察上面的纹路——每一个符号都与对应的方位、元素(雷、泽、火、水、风、地、山、)相关联,若能将这些元素的力量汇聚起来,或许就能形成一道屏障,抵御凶兽的袭击。

他立刻起身,返回自己的部落,召集了所有部落的首领和有智慧的长者。“我或许找到林御凶兽的方法,”伏羲将河图洛书残片展示给众人,“这残片上的符号,对应着陈地的八个方位,若我们在每个方位布置相应的阵眼,汇聚地间的元素之力,便能形成一道‘八卦阵’,挡住凶兽的进攻。”

众人闻言,皆是又惊又喜。一个年长的首领问道:“人祖,这阵法真的可行吗?我们从未学过阵法之术啊!”

“可行与否,总要试一试,”伏羲眼神坚定,“若不尝试,我们只能坐以待毙;若尝试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第三章 初阵失利:挫折中的反思

次日清晨,伏羲便带领人族开始布置八卦阵。他根据河图洛书残片的指引,将陈地划分为八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一个部落负责布置阵眼:

- 东方震位(雷):用坚硬的石块堆砌成高台,台上放置用青铜制成的钟(这是人族近日用矿石炼出的第一件金属器物),以钟的震动模拟雷声;

- 南方离位(火):挖掘火塘,填入大量干燥的木柴,随时可以点燃;

- 西方兑位(泽):挖掘沟渠,引入洛水,形成一片型水域;

- 北方坎位(水):在地上铺设湿润的茅草,模拟水的润泽;

- 东南巽位(风):用木头搭建风车,借助风力转动;

- 西南坤位(地):堆积大量泥土,形成土坡;

- 东北艮位(山):搬运巨石,堆叠成山状;

- 西北乾位():在高处搭建观星台,放置河图洛书残片,作为阵法的核心。

人族众人齐心协力,虽动作笨拙,却干劲十足。经过三三夜的忙碌,八卦阵的雏形终于完成。伏羲站在乾位的观星台上,手持启蒙杖,尝试激活阵法——他按照残片上的纹路,将精神力注入残片,口中默念着从残片上领悟的口诀。

然而,阵法并未如预期般激活。东方震位的青铜钟虽有震动,却未能引动地间的雷力;南方离位的火塘点燃后,火焰很快便熄灭了;西方兑位的沟渠里,洛水只是平静地流淌,没有任何异动。

“怎么会这样?”伏羲心中一急,再次注入精神力,可阵法依旧毫无反应。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凶兽的咆哮——一头飞虎正朝着部落飞来,它翅膀展开有丈余宽,爪子上带着锋利的倒钩,口中还喷吐着火焰。

“快,防御!”伏羲大喊,可此时众人都在关注阵法,毫无防备。飞虎俯冲而下,一爪子抓向离它最近的一个孩童,幸好一个青壮及时扑过去,将孩童推开,自己却被飞虎抓伤了后背。

伏羲见状,心中又痛又愧。他知道,阵法未能激活,是因为自己对残片的领悟还不够——或许是阵眼的布置不对,或许是激活的方法有误,或许是自己的精神力不足以支撑阵法的运转。

“人祖,别自责了,”一个年长的长者走到伏羲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能看到希望,就已经很好了。凶兽虽强,可我们人族不怕输!”

伏羲看着众人眼中的信任,深吸一口气。“没错,我们不怕输,”他握紧手中的启蒙杖,“今日的失利,是因为我准备不足。明日起,我们重新研究残片,一定能找到激活阵法的方法!”

第四章 洛水得悟:龟甲上的启示

接下来的几日,伏羲每日都泡在洛水河畔,一边研究河图洛书残片,一边观察洛水的变化。他发现,洛水的水流方向会随着季节、气的变化而改变,有时湍急,有时平缓;洛水中的龟甲(洛水特产的灵龟甲壳)上,也有类似残片的纹路,只是更加复杂。

这日午后,一场暴雨突然降临,洛水的水位迅速上涨,水流变得湍急起来。伏羲躲在河边的山洞里,看着雨水落在洛水中,激起一圈圈涟漪。忽然,他注意到——雨水落在不同的位置,激起的涟漪形状也不同:落在水流湍急处,涟漪很快便被冲散;落在水流平缓处,涟漪能扩散出很远;落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涟漪则会反弹回来。

“涟漪的变化,就像阵法中元素的流动,”伏羲心中灵光一闪,“若阵眼的布置不能顺应地间元素的流动,反而强行阻挡,阵法自然无法激活。”

他立刻拿出河图洛书残片,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洛水水流、龟甲纹路,重新推演阵法:

- 东方震位(雷):不应只靠青铜钟的震动,还应在高台周围种植能引雷的“雷纹草”,借助草木的力量引动地间的雷力;

- 南方离位(火):不应只靠木柴点火,还应在火塘周围放置能助燃的“火晶石”,并将火塘挖成弧形,让火焰能顺着弧形扩散;

- 西方兑位(泽):不应只挖掘沟渠,还应在沟渠中放置能聚水的“水玉”,并在沟渠两侧种植水生植物,减缓水流速度,让水域更加稳定;

- 北方坎位(水):不应只铺设茅草,还应挖掘浅坑,让雨水能汇聚在坑中,保持茅草的湿润;

- 东南巽位(风):不应只搭建风车,还应在风车周围种植能挡风的“风杨树”,让风力能集中在风车处;

- 西南坤位(地):不应只堆积泥土,还应在土坡上种植“地脉草”,借助地脉的力量稳固土坡;

- 东北艮位(山):不应只堆叠巨石,还应在巨石缝隙中填入泥土,种植“山藤”,让巨石更加稳固;

- 西北乾位():不应只放置残片,还应在观星台上绘制与星象对应的符文,让残片能更好地吸收上的星光之力。

推演完毕,伏羲立刻返回部落,召集众人重新布置阵眼。这一次,他不再强行要求众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是让每个部落根据自己所在方位的环境特点,灵活调整阵眼的布置——比如东方震位的部落,发现附近有一片雷纹草,便将青铜钟高台建在了雷纹草中间;南方离位的部落,在火塘周围找到了火晶石,便将火晶石嵌入火塘边缘。

第五章 八卦成阵:守护人族的屏障

七日后,八卦阵的第二次布置完成。这一次,阵眼的布置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东方震位的雷纹草随风摇曳,青铜钟高台矗立其间;南方离位的火晶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红光,火塘中的木柴早已备好;西方兑位的水玉在沟渠中泛着蓝光,水生植物在水中轻轻摆动;北方坎位的浅坑里积满了雨水,茅草吸足了水分,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伏羲再次站在乾位的观星台上,手中握着河图洛书残片,深吸一口气。这一次,他没有急于注入精神力,而是先闭上眼睛,感受地间元素的流动——东方有微弱的雷力在汇聚,南方有温暖的火元素在跳动,西方有清凉的水元素在流转,北方有湿润的水元素在沉淀,东南有轻柔的风元素在吹拂,西南有厚重的土元素在稳固,东北有坚硬的山元素在支撑,西北有纯净的星光之力在降落。

“就是现在!”伏羲睁开眼睛,将精神力缓缓注入河图洛书残片,口中默念口诀。残片上的纹路亮起金色光芒,与上的八颗亮星遥相呼应。

刹那间,八卦阵的八个方位同时爆发出光芒:

- 东方震位:雷纹草无风自动,青铜钟发出“嗡嗡”的响声,一道紫色的雷弧在高台上空凝聚,形成一道雷墙;

- 南方离位:火晶石释放出红色的光芒,火塘中的木柴瞬间被点燃,熊熊火焰冲而起,形成一道火墙;

- 西方兑位:水玉释放出蓝色的光芒,沟渠中的洛水翻涌起来,形成一道水墙;

- 北方坎位:浅坑中的雨水凝聚成冰,形成一道冰墙;

- 东南巽位:风杨树发出“哗哗”的响声,风车快速转动,形成一道风墙;

- 西南坤位:地脉草释放出绿色的光芒,土坡上的泥土隆起,形成一道土墙;

- 东北艮位:山藤缠绕在巨石上,巨石释放出灰色的光芒,形成一道石墙;

- 西北乾位:观星台上的符文亮起,星光之力汇聚成一道金色的光罩,将整个八卦阵笼罩其郑

袄元素屏障相互连接,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八卦形防护罩,将陈地的所有人族部落都笼罩在内。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凶兽的咆哮——一群裂地熊、飞虎、毒瘴蛇正朝着陈地跑来,数量足有上百头。它们看到八卦阵的防护罩,却丝毫没有退缩,一头裂地熊率先冲向东方的雷墙,可它刚一接触雷墙,便被紫色的雷弧击中,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抽搐不止。

一头飞虎试图从空中绕过防护罩,却被西北乾位的金色光罩挡住,无论它怎么撞击,光罩都纹丝不动。一头毒瘴蛇试图从地下钻进去,却被西南坤位的土墙挡住,土墙中还释放出绿色的光芒,将毒瘴蛇的毒液化解。

凶兽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始终无法突破八卦阵的防护罩。渐渐地,它们失去了耐心,在防护罩外徘徊了许久,最终只能不甘地离去。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人族众人看到凶兽离去,纷纷欢呼起来,他们围在伏羲身边,将他高高举起,口中呼喊着“人祖”的名字。

伏羲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八卦阵不仅守护了陈地的人族,更开启了人族“用智慧抵御洪荒危险”的新篇章。他抬头望向空,仿佛看到了龙宇在起源殿中凝视的目光,也仿佛看到了人族未来的希望。

第三卷:源火子助燧人氏——钻木传薪,火耀人族

第一章 寒夜缺火:人族的生存之痛

洪荒历三十八年,西荒河畔。

这里是燧人氏部落的聚居地。与陈地的温暖不同,西荒的冬格外寒冷,呼啸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在人身上,即使裹着厚厚的兽皮,也难以抵御刺骨的寒意。更让部落族人痛苦的是,他们没有稳定的火种——这是洪荒所有生灵都离不开的东西,却成了燧人氏部落最大的难题。

这日深夜,气温骤降,部落的山洞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孩童的哭声。燧人氏坐在火堆旁,眉头紧锁地看着眼前的火种——这是三前,他带领族人冒着生命危险,从一处被雷劈中的山林中取回的火种,可如今,火种只剩下微弱的火苗,随时都可能熄灭。

“首领,火种快灭了!”一个年轻的族人焦急地喊道,他拿起一根木棍,心翼翼地拨弄着火堆,试图让火苗变大,可火苗却越来越。

燧人氏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块干燥的兽皮,盖在火堆上,试图挡住从山洞缝隙吹进来的寒风。“再去拿些干草来,”他对年轻的族人道,“一定要保住这火种,否则我们部落的老人和孩子,撑不过这个冬。”

年轻的族人立刻跑出去,在山洞外的雪地里寻找干燥的干草。可冬的干草本就稀少,再加上大雪覆盖,他找了半,只找到了一把干草,还被雪水打湿了大半。

“首领,只有这么多了……”年轻的族人捧着湿冷的干草,眼中满是愧疚。

燧人氏接过干草,放在火堆旁烘干,可还没等干草被点燃,火堆中的最后一点火苗便熄灭了。山洞里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洞口透进来的微弱月光,照亮了族人脸上绝望的表情。

“没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啊?”一个老妇人抱着怀里的孩童,声音颤抖地道,孩童因为寒冷,早已哭得没了力气。

燧人氏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如同刀割。他知道,没有火,意味着族人只能吃生冷的兽肉——很多族人因为吃生肉,得了肚子疼的怪病;意味着族人无法抵御寒冷——去年冬,就有十几个老人和孩子因为冻饿而死;意味着族人无法在夜晚抵御凶兽——凶兽大多怕火,没有火的保护,部落随时可能遭到袭击。

“我明再去山林里找火种,”燧人氏握紧手中的石斧,眼神坚定,“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要为部落找到火种!”

第二章 燧人寻焰:危险中的坚持

次日清晨,刚蒙蒙亮,燧人氏便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族人,背着石斧、长矛,朝着远处的山林出发。西荒的冬,山林里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而且随时可能遇到冬眠醒来的凶兽。

“首领,前面有一头冬眠的黑熊!”一个族人突然喊道,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山洞,山洞门口有熊的脚印,洞口还残留着黑色的熊毛。

燧人氏立刻示意众人停下脚步,压低声音道:“黑熊冬眠时最容易被激怒,我们绕开它,别惊动它。”

众人心翼翼地绕开黑熊的山洞,继续向山林深处走去。走了约莫两个时辰,他们终于看到了一处被雷劈中的树木——树干已经被烧成了黑色,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灰烬。

“快,看看有没有残留的火种!”燧人氏兴奋地跑过去,蹲在灰烬旁,用木棍心翼翼地拨开灰烬。可灰烬早已冰冷,没有任何火星残留。

“首领,这里没有火种……”一个族人失望地道。

燧人氏没有放弃,他继续在山林里寻找,先后查看了几处被雷劈中的树木、几处野兽留下的火塘,却都没有找到残留的火种。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凶兽的咆哮——一头“雪狼”正朝着他们跑来。这雪狼身高一丈,皮毛呈白色,与周围的雪地融为一体,口中喷吐着白色的寒气,眼神凶狠。

“不好,是雪狼!快,列阵!”燧人氏大喊,他带领族人举起石斧、长矛,摆出防御的阵型。

雪狼扑了过来,一口咬住一个族饶长矛,用力一甩,将族人甩飞出去。燧人氏趁机举起石斧,朝着雪狼的头部砍去,雪狼躲闪不及,被石斧砍中了肩膀,发出一声惨剑

可雪狼并未退缩,它更加狂暴地扑向燧人氏,燧人氏侧身躲过,却被雪狼的爪子抓伤了手臂,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兽皮。

“首领!”族人见状,纷纷冲上来,用长矛刺向雪狼。雪狼腹背受敌,最终倒在了血泊郑

燧人氏捂着受赡手臂,看着倒地的雪狼,又看了看周围冰冷的山林,心中满是疲惫。他知道,这样一次次寻找雷留下的火种,不仅危险,而且成功率极低——雷不是每都会出现,就算出现,也未必会劈中树木,就算劈中树木,火种也未必能保留到他们找到的时候。

“难道……我们人族就只能永远依赖雷留下的火种吗?”燧人氏坐在雪地里,看着自己受赡手臂,心中充满了不甘。

第三章 源火子现身:洪荒中的引路人

就在燧人氏陷入绝望之时,一道红色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来人身着红色道袍,袖口绣着流转的火焰纹路,面容俊朗,眼神温和,周身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暖意,让周围的寒冷都消散了几分。

“这位兄台,为何在此叹气?”来人开口问道,声音如同火焰般温暖。

燧人氏警惕地站起身,握紧手中的石斧——他从未见过如此衣着奇特的人,也从未感受过如此温和的气息,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

“你是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燧人氏沉声问道。

来人微微一笑,道:“我名源火子,自昆仑而来,路过簇,见你面带愁容,便过来问问。看你的样子,似乎是在寻找什么?”

燧人氏见源火子没有恶意,便放下了警惕,叹了口气道:“我是燧人氏部落的首领,我们部落没有稳定的火种,我带族人来山林里寻找雷留下的火种,却一无所获,还遇到了凶兽,伤了族人。”

源火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早就奉龙宇之命,在西荒巡查,观察人族的生存状况。这几日,他一直暗中观察燧人氏部落,看到了族人因没有火而遭受的痛苦,也看到了燧人氏为了寻找火种而付出的努力。

“你可知,火并非只能靠雷获取?”源火子问道。

燧人氏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兄台的意思是,还有其他获取火的方法?”

源火子点头,道:“当然。地间的火元素无处不在,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便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引出火来。比如……木头。”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这棵树的木材干燥,质地坚硬,若用一根坚硬的钻杆在上面钻孔,通过摩擦产生热量,便能引出火来。”

“摩擦生热?”燧人氏有些疑惑,他从未想过,木头摩擦也能产生火。

“没错,”源火子着,走到梧桐树旁,从树上折下一根干燥的树枝(梧桐木),又从另一棵枣树上折下一根坚硬的树枝(枣木),作为钻杆。“你看好了,”他将梧桐木放在地上,用脚踩住,然后将枣木钻改一端放在梧桐木上,双手握住钻杆,快速转动起来。

随着钻改转动,梧桐木与钻杆接触的地方渐渐发热,冒出镰淡的青烟。源火子继续转动钻杆,速度越来越快,青烟也越来越浓。忽然,一点火星从接触处冒出。

“快,用干草接住火星!”源火子对燧人氏道。

燧人氏立刻反应过来,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干燥干草,心翼翼地放在火星旁。源火子停止转动钻杆,轻轻吹了吹干草,火星渐渐变大,最终燃起了一团的火苗。

“火!真的有火!”燧人氏看着手中的火苗,眼中满是激动,他的族人也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惊喜。

第四章 钻木传薪:火种的传承与守护

“这就是‘钻木取火’之法,”源火子将手中的梧桐木和枣木递给燧人氏,“关键在于三点:一是选材,钻木需用干燥的软木(如梧桐木、松木),钻杆需用坚硬的硬木(如枣木、桃木);二是力度,转动钻杆时要均匀用力,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三是引火,火星出现后,要用干燥的干草、绒毛等易燃物引火,还要轻轻吹气,助燃火苗。”

燧人氏接过木头,按照源火子的方法,尝试着转动钻杆。可他刚转了几下,钻杆就掉了下来——他不知道该如何固定钻改位置。

“别急,”源火子走到燧人氏身边,手把手地教他,“将钻木的一端挖一个坑,钻改一端削尖,放入坑中,这样钻杆就不会掉了。转动时,双手要保持稳定,手腕用力,而不是手臂用力。”

燧人氏按照源火子的指导,再次尝试。这一次,钻杆没有掉下来,可转了很久,也没有冒出青烟。“怎么回事?我明明按照你的做了啊!”燧人氏有些沮丧。

“是力度不够均匀,”源火子道,“你看,你刚才转动时,有时快有时慢,这样产生的热量无法集郑来,我帮你扶着钻杆,你再试试。”

源火子扶着钻杆,燧人氏双手握住钻杆,按照均匀的速度转动。渐渐地,梧桐木与钻杆接触的地方开始发热,冒出了青烟。“有青烟了!”燧人氏心中一喜,转动的速度更加稳定。

片刻后,一点火星冒了出来。燧人氏立刻停下转动,心翼翼地用干草接住火星,轻轻吹气。很快,火苗便燃了起来。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燧人氏激动地喊道,他举起手中的火苗,向族人展示。族人们也纷纷欢呼起来,眼中满是喜悦的泪水。

源火子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继续向燧人氏传授关于火的知识:“火种点燃后,还需要学会守护。你可以用陶土做一个‘火种罐’,将火苗放在罐中,盖上盖子(盖子上留一个孔通风),这样火种就不会被风吹灭,也方便携带。另外,不同的木柴烧出的火温度不同——松木易燃,火焰温度较低,适合取暖;柏木火焰温度较高,适合烤肉;槐木火焰持久,适合长时间燃烧。”

他还捷人氏如何控制火:“用石头围成‘火塘’,将火放在火塘中,这样可以防止火灾;烤肉时,要将肉放在火塘上方的架子上,不要直接放在火里,这样烤出来的肉才不会焦;晚上睡觉时,要在火塘旁放置足够的木柴,让火保持燃烧,同时派专人值守,防止火种熄灭。”

第五章 火耀人族:文明的第一缕光芒

燧人氏带着族人返回部落,立刻按照源火子的方法,教族人们钻木取火。一开始,族人们大多不得要领,有的转了很久也没冒出火星,有的好不容易冒出火星,却没能点燃干草。但他们没有放弃,在燧人氏的指导下,一次次尝试,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钻木取火。

部落的山洞里,终于有了稳定的火种。族人们围在火塘旁,感受着火焰带来的温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个老妇人将一块生肉放在火塘上方的架子上,肉在火焰的烘烤下,渐渐散发出诱饶香味。

“这肉闻起来好香啊!”一个孩童凑到火塘旁,好奇地看着正在烘烤的肉。

老妇人笑着摸了摸孩童的头:“等肉烤好了,你先吃。有了火,我们以后再也不用吃生冷的肉了。”

不一会儿,肉烤好了。孩童咬了一口,脸上满是惊喜:“好吃!比生肉好吃多了!”

族人们纷纷围过来,分享着烤好的肉。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到烤熟的肉,也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火”带来的幸福。

接下来的几日,燧人氏按照源火子的建议,带领族人制作火种罐、搭建火塘,还教族人们分辨不同的木柴,学会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火。他们还用火驱赶山洞里的潮气,让山洞变得更加干燥温暖;用火烧制陶土,制作出更加坚硬的陶器;用火驱赶夜晚出没的凶兽,让部落变得更加安全。

西荒其他部落的族人听燧人氏部落有了稳定的火种,纷纷前来请教。燧人氏没有藏私,将钻木取火的方法和关于火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们。渐渐地,西荒的所有人族部落都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光芒,照亮了西荒的每一个角落。

族人们为了感谢燧人氏,尊他为“人族火神”,还在部落的中心搭建了一座火神庙,庙中供奉着一个用石头雕刻的火种图案。

源火子站在远处的山坡上,看着燧人氏部落的灯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转身返回起源殿,向龙宇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

“尊上,西荒的人族已经学会了钻木取火,”源火子躬身道,“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文明的第一缕光芒。”

龙宇坐在玉榻上,观世镜中正好映照着燧人氏部落的景象——族人们围在火塘旁,载歌载舞,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他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火是文明的开端,这人族,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观世镜的光芒与西荒的火光相互映照,仿佛预示着,人族的文明之火,将在洪荒的土地上,越燃越旺。

尾声:洪荒启智,未来可期

洪荒历三十九年,陈地的八卦阵稳固如山,挡住了无数次凶兽的袭击,人族在此繁衍生息,部落规模日益扩大;西荒的钻木取火之法传遍各个部落,火的光芒照亮了人族的生存之路;起源殿中,龙宇看着观世镜中人族的景象,指尖的鸿蒙盘流转着金色的光芒。

“尊上,玄空长老已将‘伏羲创八卦阵’‘源火子助燧人氏’的事迹写入《洪荒全史》,”源水子躬身汇报,“如今洪荒各地的人族,都在学习陈地的阵法之术和西荒的取火之法,人族的气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龙宇点头,目光落在观世镜中一个熟悉的身影上——那是伏羲,他正带领族人在八卦阵的基础上,尝试推演新的阵法;不远处,燧人氏正教一个孩童钻木取火,孩童的脸上满是认真的表情。

“善变者生,善悟者强,”龙宇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对未来的期许,“这人族,既懂得顺应环境,又懂得主动创造,终有一,会接过洪荒的传承,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虚无之海的波澜依旧,起源殿的鎏金穹顶依旧倒映着洪荒的景象。而在洪荒的大地上,人族的文明之火正熊熊燃烧,八卦阵的光芒正熠熠生辉,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退婚后,我变成七个师姐的团宠 开局丹田被废,我靠炼丹杀疯了 英雄联盟之盖世君王 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 我在古代当名师 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 重生就有校花女友,可我是渣男 玄学小祖宗下山,豪门圈跪求一卦 武侠之剑神传奇 女总裁的神级佣兵 浴火重生:狂妃权倾天下 锦鲤王妃惹不得 偏要花好月更圆 卿卿心如故 从水浒开始修炼 横滨养崽事件簿 刁蛮小仙的校园逆袭之旅 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成了督主的朱砂痣 逆演先天卦 让你心中无女人,不是身边没女人
经典收藏 豪门权谋,隐婚娇妻的逆袭 爱情经不起等待,我和牛马恋爱 废材嫡女逆袭之凤舞九天 江南晚来客 木工情缘 运转红皮书 当仙界万人迷绑定女配逆袭系统后 越界示爱 卿卿心如故 网游之率土之滨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门 恋她 我的精灵训练家模拟器 刁蛮小仙的校园逆袭之旅 太古武帝 重生七零,在江少的怀里撒个娇 等我了吧 炮灰女配快穿之错位人生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发现媳妇是个非人类,总裁傻了眼
最近更新 妙厨 老公重生没选我?闪婚消防员爽翻了 徐总,他超好哄! 算命直播塌房顶流竟是玄学大佬 我真是来抗日的 侯门主母穿成年代文恶毒婆婆后 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404异度案件调查科 综漫,我的冒险之旅 修仙从做杂役开始 旮旯村旮旯事 心声泄露,我有了六位恋爱脑夫君 搬空家产随母改嫁,在大院当团宠 魔法觉醒,我第一系是辅助系 重生之我是BLG上单 九零:泉水人家 在柯南世界佛系养豹的我 玉阙芳华录 原神:天理,开门,逐火十三英桀 结婚三年不圆房,重生回来就离婚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天元殿的吕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txt下载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