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钟会与陆抗的身影拉得狭长。
两人坐在陆抗的营帐之中,帐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此战,我等败得一塌糊涂。”钟会率先开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丝毫的情绪。
陆抗点零头叹了口气:“蜀汉,果然藏龙卧虎。那支从成都而来的援军出乎了你我的预料。”
“尤其是,那罗宪。”钟会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人能守十六日,且在绝境之中还能抓住战机,内外夹击,实谋世名将也!”
“我二伯当初将江陵托付给他,果然眼光独到。”陆抗苦笑道。
“现在不是互相吹捧的时候。”钟会收敛了脸上的所有表情目光锐利地看向陆抗,“我此来,是想问陆大都督,接下来作何打算?”
陆抗沉默了片刻望向帐外那隐约可见的江陵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江陵,必须拿下!”
钟会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与陆都督,所见略同。”
“此战虽败,但并非全无收获。”钟会缓缓开口分析道,“我们摸清了江陵城的底牌。知道了罗宪的防守手段。也知道了蜀汉还有一支如此强大的援军。”
“更重要的是,此战虽然我军伤亡惨重,但汉军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陆抗补充道,“那支从成都而来的援军,长途奔袭,想必已是人困马乏。而江陵城内的守军,更是十六日未曾合眼,已是强弩之末。”
“不错!”钟会眼中精光闪烁,“此战我军,虽然损失了两万精锐,吴军也损失了一万。但那支从成都而来的五万援军,此刻应该已经全部进入了江陵城。这意味着江陵城内,如今聚集了近七万甚至八万的汉军!”
“兵力,虽然多。但粮草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陆抗一语道破关键。
钟会,赞许地看了陆抗一眼。
“正是如此!江陵城内,原本的粮草储备,在十六日的攻防战中,早已消耗殆尽。那五万援军,即便带了一些粮草,也绝不可能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长时间的消耗!”
“而且我军虽然惨败,但我们依旧占据着江陵的外围。”钟会指着地图沉声道,“我们可以再次切断江陵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将他们活活困死在城中!”
“围而不攻?”陆抗思索道。
“不!”钟,摇了摇头,“围是必须的。但攻也绝不能停!”
“此番,我等要改变策略。不再一味地强攻城墙。而是,以疲兵之计,辅以攻心之策!”
“我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总兵力,依旧远超城内汉军。我等可以轮番攻城,不给他们丝毫的喘息之机。日夜不休,疲惫汉军。”
“同时,散布谣言,动摇军心。告诉他们我大魏援军正在源源不断地,从北方而来;长安已经被我军攻破。”
陆抗听着钟会的分析,眼中逐渐亮起了希望的光芒。
“钟将军,高见!”他由衷地赞叹道,“如此一来,即便江陵城内兵力再多,也终将被我等耗尽粮草,耗尽士气!”
“正是!”钟会冷笑一声,“这一次,我等便要让罗宪尝尝被困死在城中的滋味!”
“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只要我等齐心协力,江陵依旧是我等囊中之物!”
陆抗,重重地点头。
“好!既然钟将军,已有全盘谋划,我吴军自当全力配合!”
与此同时,在江东。
地道中,黑暗潮湿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泥土与腐臭的气息。
孙权这位雄踞江东傲视下的帝王,此刻正像一只丧家之犬狼狈地在这狭窄曲折的地下通道中艰难地跋涉着。
他没有龙袍,没有玉冠。身上只穿着一件被汗水与泥水浸透的单薄里衣。他的面容苍白而扭曲,双眼布满了血丝,充满了对陆瑁的无尽怨恨,以及对自己命阅巨大恐惧。
他身后只跟着不到十人。其中有两名贴身伺候的老太监,三名最忠诚的禁军校尉,以及他的贴身侍卫长周泰之孙周胤。
“陛下……您慢点……”老太监气喘吁吁地在后面低声哀求。
孙权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逃得越远越好!
他的脑海里,不停地回放着陆瑁那张温文尔雅,却如同魔鬼般的笑脸。
“陆子璋……你不得好死!”他低声咒骂着声音,在狭的空间里显得异常凄厉。
周胤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手持一柄家传的百炼钢刀,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的心中充满了屈辱与悲愤。他周家世代为吴国镇守边疆,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要以这种如同老鼠般钻洞的姿态护卫他们的君王,逃离自己的都城!
他知道,一旦陆瑁发现孙权逃脱,必然会派出最精锐的追兵。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地下跋涉,他们终于听到了前方隐约传来的水流声。
那是,长江!
希望,就在眼前!
当他们从那隐蔽的出口爬出来时,清晨冰冷的江风夹杂着水汽,狠狠地拍打在他们的脸上。
孙权猛地跪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看着眼前那一望无际的滚滚江水,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狂喜,以及对建业城那无尽的恐惧。
“快!快上船!”周胤厉声催促道。
渡口早有一艘型快船等候。这是孙权早年为自己准备的应急之用。
众人连滚带爬地上了船。周胤亲自掌舵,在两名禁军的协助下,迅速地解开缆绳,将船划向了宽阔的江面。
当船驶离渡口,渐行渐远时。
孙权终于忍不住回头望向那座在晨曦中依旧沉默不语的建业城。
他看到了城头之上那迎风招展的旗帜。
那不是他孙家的旗帜。
而是一杆绣着斗大“汉”字的,龙旗!
“陆子璋!!”孙权发出一声,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嘶吼。他猛地呕出一口逆血,双眼一黑再次晕厥了过去。
周胤上前扶住他。
“陛下,我们去哪里?”一名禁军校尉低声问道。
周胤,望向那茫茫的江面。
他知道,此刻他们不能去任何一个吴国有重兵把守的大郡。因为那些地方,随时都可能被陆瑁的追兵或内应控制。
他们需要一个相对安全且能够迅速组织起反击力量的地方。
“江夏!”孙权沉声道,“我们,去江夏郡!”
船,如同一叶飘摇的扁舟,载着这位帝国君主和他残存的希望,向着那遥远而未知的江夏郡驶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辅佐汉室,重振三国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