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一苇河广

首页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命理探源【译注】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大明:寒门辅臣 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 门阀赘婿 皇帝直播间 学名张好古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一苇河广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全文阅读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txt下载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8章 春耕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

三月中旬的一早上,郭可阳带着林正及六名锦衣卫侍从骑马出了玉渊潭行宫。

一行人却都是民间百姓的装束。只有六名锦衣卫侍从在马鞍旁的褡裢里藏了腰刀。

之所以如此轻车简从,乃是因为郭可阳打算今去京城郊区看看民间的春耕情况。

沿着京西大道一路骑行,两旁多有农田,很多农民正在田里劳作。

这个时节正是春耕时节,地里的冬麦已经长了一尺多高,农民们忙着给地里的冬麦施肥除草,有些也在引水灌溉。

往西骑行了约十里,此处距离老山旁的讲武堂炮兵科训练场地已经不远。

一个老农正坐在离路不远的田埂上抽着旱烟,身旁放着一捆藤状的作物,从在农村长大的郭可阳,一眼便认出那是红薯的秧苗。

郭可阳下马步行,只带林正一人来到老农身旁。

“老伯,打搅了。”郭可阳笑着对正吐着烟圈的老汉拱手道。

老汉抬头一看,一个衣着打扮像是富家公子的年轻人,正对自己作揖,便赶紧站起身拱手道:“老儿不敢受公子施礼,在下有礼了。”

“老伯,请问您这捆藤蔓却是何物?”郭可阳装作不懂道。

老汉一看年轻公子手指的藤蔓,不觉笑了,“公子不知,这个叫做番薯苗,是用来种的。”

“哦?我倒听过南方有番薯,不知道老伯是从何处得到的秧苗,可知如何种植?”

“这个呀!这秧苗乃是宛平县衙发的,每家都要种植。官府专门从福建请了擅长种植的农夫,教我等种植。据那农夫就教教如何种这番薯,每个月就能从官府里领二两银子的月钱。啧啧,可真是好差事啊!”

老汉完一脸羡慕的表情,没想到种地的庄稼汉还能落到这种好差事,这群福建来的农夫当真是好运气!

“那官府哪来这么多的番薯秧苗啊?”郭可阳装作好奇道。

“呵呵,公子您有所不知了。这都是如今皇帝的德政。今年过完年这番薯便越本县了。只不过不是秧苗,而是成块儿的块茎。那随行而来的福建人便开始培养使其发芽。”

“咱们北方冷,为了不耽误春耕,据他们刚开始都是在屋子里烧上炉子增温培养,待到暖和了又移到外面的地里。这才有这许多的秧苗发下来。”

郭可阳做恍然大悟状,“哦!原来如此。”

“就是不知道这番薯种下去能打多少粮食?”

“嘿嘿,官府了,这番薯特别高产,一亩地多的能产上万斤。而且今年凡是种植番薯的田地不用交田赋,但是每家纳粮的田今年只限种一亩。若是在荒地上种植,那就自己想种多少种多少。”

“可是这种苗要是不够呢,该咋办?”

老汉一听这这话就乐了,“公子您这就不懂了。这番薯和别的庄稼不同,只要种下去十半个月,等番薯藤长长了,掐下来一段插到地里种下,就能结番薯。所以刚开始不用那么多秧苗,只要有地就能种植。”

“居然如此神奇。老伯今年也是第一次种吧!怎生得知道如此之多?”

“这都是那福建来的农夫教的。那些人拿了官府的月钱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每个人管一片,几个或者十几个村,专门教咱们种番薯。我听谁管的片儿下面亩产高,朝廷还给他们另发赏银哩!这些人整在各村来回跑,教咱们如何育苗,如何种植、何时翻番薯藤,教的可多着哩!”

“原来如此,晚辈今也是长了见识了,多谢老伯。”郭可阳就像一个谦虚好学的晚辈一般,向老农拱手施礼道。

“哎,公子客气了,不敢当,不敢当。”

而后郭可阳便继续骑马西行,直到午时逛到了永定河边。

一路走来,看到很多农民都在种植番薯秧苗,看来农政院在北方推广番薯的差事办的不错。

除了农政院的组织和指导,其实更让地方官员们在乎的,是今年的番薯推广种植情况好坏,直接关乎到他们的考绩。

为了将番薯推广在第一年就落在实处,郭可阳召集内阁、吏部和户部的诸位大臣,专门开了次御前会议。

除了允准户部所请的,凡是种植番薯的农户,免去其当年纳粮田地一亩的田赋,该亩土地上必须种植番薯,不满一亩者,以实际情况计算。以此来提高农民种植番薯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是,吏部行文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北直隶各县。以户为单位计算各县的番薯种植率,有八成以上农户种植番薯的,当年考绩为优;八成到六成的为良,六成以下农户种植番薯的,当年考绩为差。

吏部行文中了,为防止弄虚造假,今年会在红薯收获前一个月,联合都察院派员巡查北方各县,现场点算。

古往今来,地方官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考绩,倘若被评了个差,那么自己的仕途基本上就完蛋了。所以现在北方各县的父母官,对于推广番薯种植特别重视。

本来按照农政院的安排,是按照地域不同,年后由南到北的顺序,先河南、陕西南部和山东,后陕西北部、山西、北直隶的顺序进行推广。

因为河南、陕西南部和山东更靠南,开春后气温回升的快,至少比北面的区域要早暖和半个月。这样农政院的人数也更宽裕。

但是陕西北部、山西、北直隶得各府县却不愿意了,事关各地方官考绩,总担心晚了就误了农事。

于是这新成立的农政院竟一时成了个香饽饽,各府县请求先行派人推广的公文垒得山一般。农政院卿王象晋无奈,只得往各县都先派一名福建教种植的农人和带部分红薯过去。

这些福建的农夫在北方各县竟一时间成了香饽饽,被各地的县太爷优待有加,好令其为本县的番薯推广种植出力。

这些个福建的农民何曾受到过官府如此重视和优待,诚惶诚恐之余,干起活来倍加的卖力。

郭可阳一路走走看看,到了永定河边便沿着河往南骑行,不知不觉就转到了卢沟桥边。

前世郭可阳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因为这里距学校不远,曾来过卢沟桥很多次,此时再来簇故地重游,却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桥还是那座桥,依旧横跨在永定河上,还是那样的古朴壮丽,但是自己却是以一个曾经无法想象的身份来到这里。此时心中竟恍然涌出一种不真实感,脑中发出一长串的“我是谁,我在哪里,是梦耶,非梦耶”的疑问。

郭可阳摇摇头,努力摒除脑中的杂念。

林正立刻凑上来轻声问道:“陛下可是龙体不适,要不要回去休息?”

“无妨,朕很好。”郭可阳轻声道。

于是众人便骑马在卢沟桥上走了个来回,暮春时节,春和景明,出来游玩踏春的人还不少。

郭可阳记得前世北侧桥头有一处刻影卢沟晓月”的石碑,此时却没看到,想必那不是大明时候留下的吧!

桥头有不少百姓,或搭起棚子,或支起摊子,做起来生意。主要是为踏春者提供饮食茶水之类的。

郭可阳与林正等随从,便在一处卖驴肉火烧的桌子边坐下,吃饭饮水稍作休息。

而后便骑马回城去了。

-------------------------

注:“卢沟晓月”石碑为清乾隆时所立,由乾隆帝亲笔题写。

喜欢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 青春期 偏要花好月更圆 本源道经 【轮回之镜:照见前世今生】 刁蛮小仙的校园逆袭之旅 武侠之剑神传奇 迷雾行走两千年,我成了邪神化身 星际药剂师 大佬的黑月光掉马后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每晚都梦到凶案现场 都市改造人 四合院红旗不倒彩旗飘飘 不是替身吗?她怎么捧权臣称帝了 泠风浮仙 锦鲤王妃惹不得 顺手牵了个将军大人 从入赘长生世家开始修仙 东宫夺娇
经典收藏 开局背抡语,怎么夫子破防了?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纵兵夺鼎 街溜子混文武朝 大明亚皇 雾雨长安 变身路人女主 凉州血 那一年的春秋 我的大唐我的农场 秦时正经人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千古一帝,秦王扶苏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我的军阀生涯,从上海滩开始!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龙血兵王
最近更新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织明 魏砥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 血色白银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鱼龙舞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呢喃诗章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 双经问渡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一苇河广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txt下载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最新章节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