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首页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黑土龙魂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李淳风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大明亚皇 凉州血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9章 刘备的膨胀与冷静(中)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东汉末年,下三分,英雄辈出。刘备以汉室宗亲之身,历经三十载风雨漂泊,终成一方霸主。

其奋斗轨迹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几乎斜穿整个华夏大地,这一路历程之复杂,颠沛流离之程度,在三国时代,无人能出其右。

刘备创业之路,以“伯豫君徐、假翼荆楚、翻飞梁益”三阶段铺展。

自初平二年(191年)踏入青、徐之地,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称汉中王,整整耗费了近三十载光阴。

三十年沐风栉雨,刘备终成跨有荆、益的一方诸侯,此时的他,可谓功成名就,志得意满。

然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就在刘备称王之际,关羽挥师北伐襄阳,威震华夏。然而仅仅四个月后,吕蒙便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全境尽落东吴之手。

半年之后,孟达降曹,上庸之地也随之丢失。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代汉自立,改元黄初。

作为回应,刘备于次年四月登基即位,改元章武,随即挥师东征。然而至次年夏,东征大军竟在夷陵之战中全军覆没。

短短三年时间,刘备一世英名付诸东流,辛苦打下的基业丧失大半。表面观之,似乎刘备因一时意气用事,做出了错误决策。

然而若深入当时政治环境与战略格局,伐吴之决策实则有其内在逻辑与合理性,并非如后世所简单评判的那般“政治错误”。

刘备集团以兴复汉室为核心意识形态与号召,这一政治定位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根本方向。

“汉贼”曹操自然是首要敌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窃取汉室领土、割据一方的孙吴就不算僭逆。

特别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在袭取荆州之前,为避免两线作战,已向曹操称臣(约在当年十月),甚至还向曹操上书劝进。

以汉室正统视角观之,孙权的这一行为,无异于公开附逆。对于标榜自己是汉室唯一合法继承饶刘备而言,讨伐“曹贼”与征讨“吴狗”,虽有主次之分,但在政治层面上,本质都是代表大汉帝国维护主权,打击叛乱政权。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在即皇帝位时言:

“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泯夏,罔顾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

这表明刘备集团将曹氏视为篡汉之首恶。然而孙权背盟袭荆州,杀关羽,同样是对汉室权威的挑战。

从法理上讲,刘备作为汉室代表,对孙权的征讨同样具有合法性。

战略环境的现实考量

从战略层面分析,伐吴与伐魏之间的选择,并非简单的“正确”与“错误”二元对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地,但这片土地经历了自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征张鲁以来长达四年的战乱。

曹操在撤退前,更将汉中人口大量迁走,使得簇短期内难以成为北伐的可靠基地。

汉中地区经过连年战火,民生凋敝,资源匮乏。

若要以汉中为跳板北伐曹魏,需经过漫长而艰险的秦岭山路,后勤保障极为困难。加上曹魏在关中地区经营多年,防御体系完善,以刘备当时实力,北伐成功概率实则不高。

反之,东吴刚刚夺取荆州,统治尚未稳固。

荆州地区有众多心向刘备的旧部,如能迅速反攻,或有收复失地的可能。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顺流而下可直逼东吴腹地,地理上比北伐曹魏更具优势。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早已明确:“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荆州之失,使得这一战略规划无法实施。收复荆州因此成为恢复《隆中对》战略布局的必要前提。

内部政治的诉求

刘备集团内部存在不同派系,主要包括早期跟随刘备的元从集团(即在北方的老班底)、荆州士人集团和益州本地势力。

关羽失荆州后,荆州集团失去根据地,迫切希望打回老家;

元从集团与关羽情同手足,为关羽报仇雪恨成为情感上的必然选择;

唯有益州本土势力对东征持保留态度。

《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记载赵云谏言:“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

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饶观点。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秦宓因谏阻东征而被下狱,明朝中反对东征的声音并非主流。

刘备登基后,需要通过对外战争来巩固内部团结,树立新皇权威。

选择东征而非北伐,既有情感因素(为关羽报仇),也有现实考量——东征孙权,胜算相对较曹魏大,若能取胜,可迅速提升刘备称帝后的威望。

局势的微妙平衡

220年曹丕代汉后,三国鼎立之势正式形成。

此时魏国刚刚完成朝代更替,内部需要时间稳定;吴国夺取荆州后,与魏国关系微妙,虽表面称臣,实则各怀鬼胎。

刘备若此时伐魏,可能促使吴魏更加紧密地联合;反之,若伐吴,曹魏很可能坐山观虎斗,待两败俱伤后再收渔利。

事实证明,曹魏确实采取了这一策略。但换个角度看,若刘备东征顺利,快速击败东吴,则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形成蜀吴联合抗魏的新局面。

孙权在袭取荆州后,为应对刘备可能的报复,进一步向曹魏靠拢,受封吴王。这使得孙权在法理上成为曹魏的藩属,从汉室正统角度看,更是名副其实的“汉贼”。

刘备征吴,因此也具有了讨伐附逆的正当性。

历史评价的再思考

后世评价刘备伐吴,多以其最终失败倒推决策错误,这种“成王败寇”的史观值得商榷。

事实上,夷陵之败并非不可避免,战役过程中刘备有许多机会可以取得胜利,或者至少避免惨败。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这明刘备在战术布置上存在失误,而非战略决策完全错误。

假如刘备采取更加谨慎的进军策略,或者及时应对陆逊的火攻,战果可能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即使东征未能完全成功,但只要不大败,也能够向江东展示蜀汉的实力,为日后重新联盟争取更有利地位。

事实上,诸葛亮后来能够重新建立吴蜀联盟,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东吴意识到蜀汉仍是一支不可觑的力量。

刘备伐吴之决策,是基于当时政治、军事、情感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并非单纯的一意孤行或政治错误。

从蜀汉立国的合法性建构来看,讨伐附逆的孙权与讨伐篡汉的曹丕,同属正义之举;

从战略环境来看,刚刚经历长期战争的汉中地区不适合立即北伐,而东吴在荆州的统治尚未稳固;

从内部政治来看,东征符合多数派系的利益诉求;

从三家局势来看,曹魏可能坐观吴蜀相争的判断也并非没有道理。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不妨设想:若刘备东征获胜,收复荆州,三国历史必将改写。即使不能完全成功,只要避免惨败,也可为蜀汉争取更有利的战略态势。

夷陵之败,更多是战术执行而非战略决策的失误。

刘备在遗诏中哀叹“汝父德薄”,或许只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而非对伐吴决策的否定。

纵观三国历史,刘备以其仁德着称,但政治决策往往需要超越个人情感,权衡各方利弊。伐吴之役,虽最终败北,但在政治层面上,实无大错。这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政治家,在复杂局势中做出的合乎逻辑的选择,只是历史没有给予他成功的回报罢了。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学名张好古 烛龙以左 三国: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他比前夫炙热 星际药剂师 万倍返还!我在孤儿院当神级奶爸 买不起手办就造出了钢铁侠这件事 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 让你心中无女人,不是身边没女人 灵界之海中孤岛 女总裁的神级佣兵 退婚后,我变成七个师姐的团宠 卿卿心如故 深渊血裔 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魂穿八零之我哥哥一点都不傻 高武:转生龙蛋,开局校花舍命孵化! 逆演先天卦 权游:北境之王
经典收藏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圣殿之剑 系统再拉也得用着 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 我本明月仙 云许本纪 放啸大汉 变身路人女主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开局怒喷朱元璋,跪求砍头! 大唐第一少 街溜子混文武朝 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清之祸害 挂剑录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最近更新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呢喃诗章 从军赋 东晋风华 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红楼琏二爷 九两金 时空手环:代号025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 战国小大名 战备仓库在手康熙末年横走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