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这木瓜真润

首页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 一品将军陈天佑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三国大反派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这木瓜真润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全文阅读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txt下载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3章 茶楼里的“科普”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郑珏及其“正理学社”的暗中掣肘,如同给泉州蒸蒸日上的新政蒙上了一层难以捉摸的薄雾。官道修建的物料采购依旧磕绊,试造坊的谣言虽经张榜澄清,仍让部分人心存疑虑,州衙内部的公文流转也似乎莫名迟缓了几分。这种无处不在的软抵抗,虽不致命,却着实令人心烦意乱,拖慢了王审知规划中的许多进程。

陈褚对此忧心忡忡,数次建议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抓几个典型严惩,以震慑宵。但王审知却否决了。他深知,对付这种基于意识形态和既得利益的软性抵抗,单纯的强硬手段效果有限,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将中间派推向对方。郑珏等人占据着“道德”和“传统”的制高点,必须用一种更巧妙、更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瓦解他们的阵地。

“他们在高堂讲经,我们便去市井书。”王审知对陈褚重申了他的策略,“道理是空的,故事是活的。百姓或许听不懂‘义利之辨’,但一定能听懂谁让他们吃饱了饭,谁让他们的日子有了盼头。”

他授意陈褚,不必再与“正理学社”在士林圈层进行无休止的经文辩驳,而是将精力转向民间,发动一场“舆论下乡”的运动。

陈褚心领神会,立刻行动起来。他物色的那几位文笔好、心思活的寒门士子再次派上了用场。这一次,他们接到的任务不是撰写辩论文稿,而是编写一系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歌谣。

故事的主角,不再是抽象的“格物之理”,而是鲜活的人:

有的是因“以工代赈”而得以养活家、不再流离失所的普通民夫,唱着号子修路筑渠,领到粮食时脸上洋溢的笑容。

有的是用了“王家犁”后,耕田省力又多打粮食的老农,捧着金黄的稻谷,乐得合不拢嘴。

有的是在试造坊里凭借手艺获得尊重、拿到丰厚工钱的中年工匠,给家里添了新衣,买了肉食。

甚至还将阿拉伯商人阿卜杜拉,描绘成“慕中华文明、远渡重洋来献宝贸易的友好使者”,带来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外面世界的广阔见识和发财的机会。

这些故事和歌谣,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烟火味。它们不直接反驳郑珏的“大道理”,而是用一种“绕开防线,直击心灵”的方式,诉着新政带来的最直观、最切身的改变。

编写完成后,陈褚又通过度支司的关系,暗中联系了泉州城内几家最大茶楼、酒肆的书人。这些书人平日里讲述的多是才子佳人、英雄传奇,初次接到这种“新题材”时,都有些犹豫和排斥。

陈褚也不强迫,只是笑着将一袋沉甸甸的铜钱推过去,道:“并非让先生们替换了本行,只是在正书间隙,加演这么一段‘新闻趣谈’、‘泉州新事’。让茶客们听听新鲜,博君一乐。若是反响好,日后还有润笔。”

金钱开道,加上这要求也确实不算过分,书人们便半推半就地应承了下来。他们本就是改编故事的高手,稍加润色,便将那些故事融入了自己的表演风格里。

于是,从第二起,泉州城内最大的“悦来茶楼”里,便出现了这样一幕:

年过花甲、经验丰富的书先生老周,在讲完一段《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桥段后,喝口茶润润嗓子,醒木轻轻一拍,话锋一转:

“列位看官,这诸葛孔明神机妙算,借来十万狼牙箭,助那孙刘联军大破曹军,堪称千古奇谈。然,话回来,这军国大事,离咱老百姓终是远零。今日啊,老朽不妨给诸位段近在眼前的稀奇事,就发生在咱泉州城外!”

茶客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回来,纷纷竖起耳朵。

“却那城南外,有个老农,姓张,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张老三。这张老三啊,种了一辈子地,老实巴交,往年这时候,正为春耕愁得睡不着觉哩!为啥?那老犁又沉又笨,累死累活一也犁不了几分地,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借牛……”

老周得绘声绘色,将张老三以往的艰辛描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台下许多农户的共鸣,纷纷点头叹息。

“可今年奇了!”老周声音一提,眉飞色舞,“这张老三也不知走了什么岳,竟得了一件‘神器’!此物名曰‘王家犁’,嘿!那真是不得了!辕杆是弯的,灵巧得很!一张犁,一头牛,一轻轻松松犁上两亩地!那张老三扶犁,竟还能腾出手来抽袋旱烟!您神不神?”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真的假的?有这么神的犁?”

“我好像也听了,东门外老李家就用上了!”

“乖乖,那得省多少力气!”

老周趁热打铁,继续道:“这还不算完!用了这新犁,地耕得深,土翻得透!秋收之时,嘿!您猜怎么着?那张老三家打的粮食,比往年多了足足五成!金灿灿的谷子堆满了仓,乐得张老三见牙不见眼,逢人便夸:‘王司马给的这犁,真是活命的神器啊!’”

他模仿着老农的口气,惟妙惟肖,引得台下阵阵笑声和惊叹。

类似的情景,也在其他茶楼酒肆上演。有的书人讲述流民如何通过修路挣口粮,不再挨饿受冻;有的则渲染阿卜杜拉船队带来的奇异货物和赚钱机会;甚至还有人将堆肥的过程,编成了一个“点污成金”的神奇故事。

这些市井故事,比官府的告示更生动,比士子的文章更亲切,迅速在贩夫走卒、平民百姓中间流传开来。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不再仅仅是“正理学社”那些高深莫测又遥不可及的“大道理”,更多的是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鲜变化和希望。

“听了吗?城西王寡妇家的子,去了那试造坊,一个月挣的钱比他娘缝补一年还多!”

“可不是嘛!以前总觉得官老爷没好人,现在这位王司马,好像真不太一样……”

“啥华夷之辨,俺不懂!俺就知道,谁能让俺吃饱饭,俺就认谁!”

舆论的风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偏转。“正理学社”那套理论,在精英圈层或许仍有市场,但在更广阔的民间,王审知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务实”、“利民”的形象,赢得了广泛的底层支持。

郑珏很快也得知了这些“茶楼调”,气得他摔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

“卑鄙!无耻!竟用如此下作手段,蛊惑无知民!”他在学社聚会中痛心疾首,“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然而,除了继续斥骂,他发现自己一时间竟难以有效反击。难道要让满腹经纶的学社成员,也去市井间跟书人争抢听众吗?那成何体统!

王审知听着陈褚关于市井反响的汇报,只是微微一笑。

“民心如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引。他们讲他们的‘大道’,我们讲我们的‘事’。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谁便能赢得未来。”

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那里有听完了故事、正兴致勃勃讨论着的百姓,也有穿梭往来、为生计忙碌的商贩工匠。

“这下,终究是这些‘事’组成的。解决了他们的‘事’,便是践行了最大的‘大道’。”

茶楼里的袅袅茶香和书饶醒木声,仿佛汇成了一股无声却强大的力量,正在一点点地冲刷着旧秩序的堤岸。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杯盏交错、谈笑风生中,悄然进行着。

喜欢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玄学小祖宗下山,豪门圈跪求一卦 我会插眼了 卿卿心如故 英雄联盟之盖世君王 星际药剂师 大佬的黑月光掉马后 巅峰修理工 我在现代留过学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魔族女帝 不是替身吗?她怎么捧权臣称帝了 恶魔猎人在身边 迷雾行走两千年,我成了邪神化身 穿书之谋凰 从入赘长生世家开始修仙 穿越后,被小屁孩养成了 修罗丹帝 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 逼我养私生子?行,我改嫁军少! 我在古代当名师 万倍返还!我在孤儿院当神级奶爸
经典收藏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云澜乱世志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门阀赘婿 女帝陛下,奴才为你焚香 大梁贵婿 那一年的春秋 奇异世界奇闻录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圣殿之剑 三国小兵之霸途 纨绔小公爷 我的军阀生涯,从上海滩开始!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秦时正经人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皇帝直播间 开局背抡语,怎么夫子破防了? 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 朕听劝后,你们害怕什么
最近更新 侯门第一纨绔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大明第一墙头草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 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退隐江湖那些年 寒门宰相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中世纪崛起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 少林烽烟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这木瓜真润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txt下载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最新章节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