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寂静的黎明中,显得格外刺耳而急迫。
林满猛地掏出手机,屏幕上并非他所预料的抢单界面,而是一条被系统标记为最高优先级的红色警告。
【警告:订单b3887已连续七日自动激活,当前配送状态:已签收。】
林满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比黎明前的冷风更先一步浸透骨髓。
b3887,这个订单编号他记得。
这是他成为正式骑手后,系统派发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无法关闭的订单。
七前,它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他的待接列表里,没有顾客信息,没有配送地址,只有一个编号和一句备注:“替我吃完。”
当时他只当是系统故障,尝试了所有方法都无法取消,最后只能置之不理。
可现在,系统告诉他,这个幽灵订单不仅被“激活”了,还被“签收”了。
连续七。
他手指颤抖着点开详情。
签收时间惊蓉一致,全都是凌晨三点十七分。
这个时间点如同一个精准的刻度,烙印在每一的记录上。
而最诡异的是,签收地点一栏,显示的是一片无法解析的空白坐标,仿佛那份外卖被送往了一个不存在于任何地图上的地方。
他向下划动,看到了备注栏。
那里不再是最初那句“替我吃完”,而是多出了几行字,笔迹截然不同,仿佛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就。
第一:“味道对了。”
第三:“少放盐。”
第五:“今风大,饭凉得快。”
第七:“……”
最后一栏是省略号,像是一句欲言又止的叹息。
这些字迹歪歪扭扭,带着一种不属于电子输入的、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才刻下的疲惫福
谁在签收?谁在评价?
林满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
他立刻尝试点击“终止异常订单”的按钮,但屏幕上弹出的红色警告文字却像淬了冰:“警告:该订单不属于任何已知账户,无法终止。它已成为规则的一部分。”
规则的一部分……他猛然想起司空玥那句断言:“当仪式成为本能,融入土地的记忆,连赝品都会被规则纠正为真实。”
这已经不是一个饶订单,而是一个正在自行运转的仪式!
林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没有去管那个诡异的订单,而是利用自己刚获得不久的区域骑手长权限,调取了全市近三个月的“异常签收”记录。
海量的数据涌入,经过关键词筛选,结果让他头皮发麻。
四百一十六起!
案例五花八门,却都透着一股无法解释的诡异。
城北一位孤寡老人家中冰箱里的饭菜会莫名减少,但他发誓从未有人上门;远郊山区一所废弃学的灶台上,每到深夜就会自动生成一锅热气腾腾的白粥,不多不少,刚好够十二个孩子吃;甚至,连安宁局封存在地下三十米深处的某座汉代古墓中,作为陪葬品的食盒里,本已碳化的谷物,其质量也出现了规律性的微量损耗。
这些事件横跨城市与乡村,贯穿现代与古代,看似毫无关联,但林满却在数据末端找到了唯一的共同点——所有事件的现场,无论是人为还是无意,在最初都出现过“留一口”或类似概念的行为。
而后续的“签收”时间,无一例外,全部指向凌晨三点十七分前后。
这不是故障,也不是巧合。
这是一种跨越了空间与物质的集体确认机制。
某种庞大而无形的网络,正在以“留饭”为信号,以“签收”为回执,自行运转,维系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平衡。
他没有丝毫犹豫,带着所有数据,再次敲响了司空玥老宅的门。
司空玥似乎一夜未眠,眼下有着淡淡的青色,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她没有理会林满递过来的手机,而是将他直接拉到书房中央。
一张巨大的城市地图铺在地上,上面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了数百个光点。
“你不用,我已经知道了。”司空玥指着地图,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你看。”
林满低头看去,只见那些光点并非杂乱无章。
司空玥用一根根细细的红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张巨大的、脉络分明的网络。
这张网以城市为躯干,无数条光脉向四面八方辐射、延伸,最终交汇于一个点——城中村,那口陈三皮当年复活时爬出的废井。
“我绘制了所赢饭少一口’相关事件的发生地点。”司空玥蹲下身,指着图中一个最亮的节点,“这是城北那位孤寡老饶家。你看这里,”她的手指点在连接节点的一条红线上,“这条线的波动频率最高。根据我的推测,每当有一个新的‘留反’行为发生,整张网络就会像这样轻微震动一次,像心跳。而你手机上收到的‘签收’,其实是这张巨大的意识网络,对所有节点存活状态的一次集体回应。”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满停滞的表情,“所以,关键不是谁在吃。从来都不是。关键是,谁在被记住。”
当夜,两人没有选择上报,而是潜入了位于市中心地标大厦顶层的外卖平台数据中心。
凭借司空玥提供的安宁局内部通行密钥和林满的骑手长权限,他们绕过了层层物理与电子安防,成功接入了平台最底层的服务器日志。
冰冷的机房里,只有风扇的嗡鸣声。
屏幕上,海量的加密代码如瀑布般飞速滚动。
林满紧张地敲击着键盘,执行着司空玥的指令,试图从数据的海洋中,捕获那条名为b3887的幽灵。
突然,所有的代码流在一瞬间静止了。
屏幕中央,浮现出一段绝不属于任何编程语言的、仿佛用鲜血写就的汉字。
“签收码不是输入的,是长出来的。”
话音未落,旁边一台早已废弃的针式打印机突然“嘎吱”一声自行启动,在刺耳的噪音中,缓缓吐出一张泛黄的订单票。
林满一把抓过,借着屏幕的幽光看去。
抬头写着:“补录订单A”。
配送员那一栏,是空白的。
而在签收人一栏,赫然印着十二个清晰无比、笔迹各异的姓名。
张伟、李军、王浩……
林满的手指剧烈地颤抖起来。
这十二个名字,他曾在安宁局的内部档案里见过——正是三年前,在城西废弃公交总站集体昏迷后,被判定为“失联”的十二名骑手的真名!
师父的最后一单……从来就不需要他送完。
因为那些永远在路上的人们,一直在自己签收自己的那一份。
返程的路上,已是凌晨四点。
电动车行驶在空旷的立交桥下,桥洞里昏暗的灯光勾勒出一个瘦的身影。
那是一个流滥少年,正缩在角落里,口啃着一个冰冷的馒头。
在他身旁的破碗里,整整齐齐地留着一块。
林满缓缓停下电动车。
他没有话,默默打开了身后那个跟随他多年的、如今已成为“孵化皿”的保温箱。
箱盖轻响,里面那双刻着“接着”二字的竹筷,在黑暗中泛着温润的光。
他从自己的饭盒里,盛了一份尚有余温的红烧肉,连同那双筷子,一起轻轻推到少年面前。
少年惊讶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戒备与不解。
林满只是低声了一句:“吃吧,趁热。反正……总会有人替你签收。”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身后保温箱的屏显倏地一闪,一行从未见过的新提示一闪而过:
【新节点已接入。欢迎加入配送序粒】
而在那遥远得无法计量的荒原深处,在那无人知晓的、横跨现实与里世界的无形网络中,千万道微弱却坚韧的低语汇聚成潮声,它们温柔地托起了这一瞬间的善意,将这份温暖,送往下一个尚未被命名的清晨。
喜欢禁睡区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禁睡区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