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织就的网

醉酒十三

首页 >> 时光织就的网 >> 时光织就的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九零:修仙25年后又穿回来了 快穿之天残地缺 将军夫人太作妖,一言不合上手撩 逼我养私生子?行,我改嫁军少! 开局女扮男装,说好的都是兄弟呢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何处有我 祖龙养崽日常 佛魔道皆是我济癫 与岁月共戎装
时光织就的网 醉酒十三 - 时光织就的网全文阅读 - 时光织就的网txt下载 - 时光织就的网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17章 市展筹备添新绪,老巷温情续新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从区青少年文化创意展回来的当晚,文渊书坊的灯亮到了后半夜。苏晚把那位中山装老人送的老照片心翼翼地夹在牛皮纸相册里,照片上老桥边的年轻人笑容清亮,她指尖在照片边缘摩挲着,忽然想起白展会上人们围着文创样品时的热闹模样——那些睁着好奇眼睛的孩子、轻声讨论设计的年轻人、捧着书法书签回忆往事的老人,都像是把梧桐巷的春,悄悄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晚晚,你看这个!”林澈抱着笔记本电脑凑过来,屏幕上是他刚整理好的订单表格,红色的对勾标满了大半页,“镇上的晨光文具店要了两百套书签和一百个钥匙扣,下周一开始铺货;还有那家‘旅途时光’旅行社,想定制三百个印着梧桐巷地图的帆布包,给月底去古镇游玩的游客当伴手礼。”他指着表格最下面一行,眼睛亮晶晶的,“最意外的是区文化馆,想跟咱们合作,把老人们的故事做成有声绘本,以后放在区里的中学图书馆,让孩子们都能听见梧桐巷的事。”

夏冉正趴在桌案上修改桂花糕贴纸的设计图,闻言立刻抬起头,手里的马克笔还沾着浅黄的颜料:“有声绘本?那是不是能把张奶奶剪窗花的声音、王爷爷讲戏的调子都录进去?我之前画戏台雕花的时候,总觉得少零声音的味道,要是能配上老人们的声音,肯定更有意思!”她着,拿起一张画着桂花糕的草图,上面用铅笔标注了“豆沙馅”“桂花糖霜”的细节,“对了,我把桂花糕的图案改得更写实了,你看这糖霜的纹路,是不是像真的能闻到香味?”

苏晚接过草图,指尖拂过画纸上软糯的线条,忽然想起爷爷昨煮的桂花粥——米粒裹着金黄的桂花,入口满是清甜。她转头看向窗外,后院的桂花树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影,枝桠间的花苞似乎又鼓了些:“咱们得赶在市里的非遗文创节前,把这些订单做完,还要准备新的展品。对了,陈老师市里的展会规模比区里大,会有很多非遗传承人过来,咱们是不是可以加一些跟非遗结合的文创?比如把张奶奶的剪纸做成立体的摆件,或者跟夏冉奶奶学做布贴画,印在笔记本封面上。”

“布贴画!”夏冉猛地拍了下桌子,差点碰倒桌上的墨水瓶,“我奶奶最会做这个了!她以前用旧布料拼过牡丹图,贴在堂屋的墙上,邻居们都来学。咱们可以用印着老巷风景的布料,拼出文渊书坊的门脸,再加上太爷爷写的书法,做成笔记本封面,又特别又有非遗的味道!”她着,抓起手机就往门口走,“我现在就给奶奶打电话,问问她能不能教咱们做布贴画,顺便问问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林澈看着夏冉风风火火的背影,忍不住笑了:“她每次一有新想法,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一刻都等不了。”他转而看向苏晚,点开电脑里的文件夹,“对了,我联系了市里的一家印刷厂,他们可以帮咱们做帆布包的烫印,还能定制录音芯片,要是想做带录音功能的故事卡片,他们能帮忙把老人们的声音录进去。我跟他们约了明去厂里看看样品,你要不要一起去?”

苏晚点头,把相册放进抽屉里锁好:“正好我想问问他们,能不能在书签上印上淡淡的桂花香味,就像爷爷泡的桂花茶那样,这样大家拿到书签的时候,不仅能看故事,还能闻到梧桐巷的味道。”她顿了顿,想起展会上那个想要拼图的建议,“还有拼图,咱们可以把夏冉画的梧桐巷手绘图做成木质拼图,分成三十片、五十片两种规格,一点的适合孩子,大一点的可以当装饰画。”

两人正着,夏冉举着手机跑回来,脸上满是笑意:“我奶奶没问题!她明就把家里的旧布料和布贴画工具带过来,还要请张奶奶一起来,教咱们剪立体剪纸。对了,我奶奶还,她有一块保存了三十年的真丝布料,上面印着老苏州的园林图案,要是咱们做布贴画不够材料,就拿那块布来用!”

“三十年的真丝布?”苏晚惊讶地睁大眼睛,“那也太珍贵了,咱们还是用普通的布料吧,别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用坏了。”

夏冉摆摆手,坐在椅子上晃了晃腿:“我奶奶,布料放着也是放着,能用来做梧桐巷的文创,让更多人知道老手艺,比藏在箱子里强多了。她还,以前她跟我爷爷谈恋爱的时候,爷爷就是因为喜欢她做的布贴画,才上门提亲的呢!”

林澈听得笑出声:“那这块布可太有故事了,咱们更得好好用,把这段往事也印在布贴画的标签上,让大家知道这不仅是个文创,还是一段老时光的纪念。”

三人又聊了许久,直到窗外传来爷爷起夜的咳嗽声,才意识到已经快凌晨一点。夏冉收拾好画具,林澈保存好订单表格,苏晚则把明要带的资料放进书包里。临走时,夏冉忽然指着后院的桂花树,轻声:“你们看,月光照在花苞上,好像撒了一层糖霜。”苏晚和林澈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浅绿色的花苞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藏在枝叶间的星星。

第二一早,苏晚和林澈吃过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往市里的印刷厂赶。春的风带着暖意,吹得路边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偶尔有蜜蜂嗡呜飞过,落在花瓣上。林澈骑着车,忽然想起时候跟爷爷来市里赶集的事:“以前我爷爷总带我来市里买年画,每次都要去巷口那家老字号的文具店,买一本印着孙悟空的笔记本。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笔记本,其实也算早期的文创了,只是那时候没这个法。”

苏晚笑着点头:“是啊,以前奶奶给我做的虎头鞋,上面绣着老虎的图案,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创’。其实不管是年画、笔记本还是虎头鞋,只要带着饶心意和故事,就是好的东西。”

两人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印刷厂。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姓刘的经理,四十多岁,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手里拿着几个帆布包样品。“你们要的帆布包,我们做了三种颜色的样品,米白、浅棕和墨绿,都印了梧桐巷的地图,你们看看喜欢哪种。”刘经理把帆布包放在桌上,“还有录音芯片,我们做了尺寸的,能嵌在书签或者钥匙扣里,按一下就能播放三十秒的声音,音质还不错,你们可以听听。”

林澈拿起一个墨绿色的帆布包,展开来看,地图上的老桥、戏台、文渊书坊都印得格外清晰,连青石板路的纹路都能看见:“这个墨绿色好看,跟梧桐巷的老房子颜色很配。”他又拿起一个嵌着录音芯片的书签,按了一下,里面立刻传出王爷爷的声音:“想当年,我父亲在戏台上拉二胡,台下坐满了人,连巷口的卖糖糕的都停粒子,听得入了迷……”声音清晰,带着老人口语里的亲切,像是在耳边讲故事。

苏晚也拿起一个米白色的帆布包,摸了摸布料的厚度:“这个布料很结实,游客背着逛街也不容易坏。对了刘经理,我们想在书签上印上淡淡的桂花香味,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刘经理想了想,点头:“可以是可以,不过香味能保持三个月左右,时间长了就会淡。如果你们想做,我们可以用食用级的香精,安全又环保,不会对人体有害。”

“太好了!”苏晚高胸,“那我们就定墨绿色的帆布包,书签加桂花香味,录音芯片嵌在钥匙扣里,播放老人们讲的故事片段。”

刘经理拿出合同,跟他们确认了数量和交货时间,又带他们参观了印刷车间。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印刷画册,一张张印着彩色图案的纸张从机器里出来,带着淡淡的油墨香。林澈看着机器运转的样子,忽然:“要是以后咱们能有自己的作坊就好了,不用总麻烦别人,还能自己控制制作的细节。”

苏晚笑着:“会有的,等咱们的文创做得越来越好,不定真能在梧桐巷开个作坊,让老人们也能参与进来,比如张奶奶剪剪纸,夏冉奶奶做布贴画,孙爷爷给大家讲以前的故事。”

从印刷厂出来,已经是中午。两人在附近的面馆吃了碗阳春面,又去文具店买了些卡纸和马克笔,打算回去跟夏冉一起做布贴画的样品。路上,林澈接到了区文化馆的电话,对方想下周来梧桐巷走访老人们,录制有声绘本的声音素材,还想拍一些老巷的照片,作为绘本的插图。

“区文化馆的人下周来?”苏晚闻言,立刻拿出手机记下来,“那咱们得提前跟老人们打个招呼,让他们有个准备。对了,咱们可以让王爷爷准备一段戏词,张奶奶剪窗花的时候剪的步骤,这样录出来的声音素材会更丰富。”

林澈点头,把手机揣回口袋里:“我下午就去走访老人们,跟他们这件事。你回去跟夏冉、奶奶他们一起研究布贴画,咱们分工合作,效率能高些。”

回到梧桐巷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文渊书坊的门口围了几个街坊,夏冉的奶奶正坐在马扎上,手里拿着一块蓝色的布料,教张奶奶做布贴画。夏冉则趴在桌上,用铅笔在卡纸上画文渊书坊的门脸,旁边放着一沓剪好的布料碎片,有红色的、棕色的、灰色的,像一堆五颜六色的积木。

“你们回来啦!”夏冉看见他们,立刻举起手里的画稿,“我把文渊书坊的门脸画好了,你看这木门上的铜环,还有门楣上的牌匾,都画得很清楚,等会儿就能用布料拼出来。”

夏冉奶奶也抬起头,手里的布料已经拼出了一个的窗户:“晚晚、澈,你们快来看看,我跟张奶奶琢磨出了一种新的拼法,能让布贴画更立体,比如这个窗户,用两层布料拼,就能看出窗框的厚度。”

苏晚走过去,仔细看着奶奶手里的布贴画,果然见窗户的边缘有淡淡的层次感,像是真的从墙上凸出来一样:“奶奶,您太厉害了!这样拼出来,比平面的好看多了。”

张奶奶笑着:“这都是老手艺了,以前没什么玩具,就用旧布料拼各种图案给孩子玩,现在能用来做文创,也算是这些手艺有了新用处。对了晚晚,我昨剪了些立体的桂花剪纸,你们看看能不能用在文创上,比如贴在笔记本的封面,或者挂在帆布包上当装饰。”她着,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朵红色的立体剪纸桂花,花瓣层层叠叠,展开来像真的桂花一样,拿在手里轻轻晃,还能听见纸张碰撞的轻响。

“太好看了!”苏晚拿起一朵剪纸桂花,放在阳光下看,红色的花瓣透亮,“咱们可以把这个缝在帆布包的带子上,或者贴在书签的角落,这样文创就更有手工的温度了。”

林澈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忽然想起要跟老人们区文化馆来访的事:“奶奶、张奶奶,区文化馆的人下周要来走访老人们,录制有声绘本的声音素材,还想拍些照片。你们要是有时间,能不能准备一段内容,比如奶奶讲做布贴画的故事,张奶奶讲剪窗花的经历,这样录出来的素材会更生动。”

夏冉奶奶立刻点头:“没问题!我可以讲讲我跟老夏谈恋爱的时候,用布贴画传情的事,那时候年轻,不好意思话,就把想的话绣在布贴画上,让他猜。”

张奶奶也笑着:“我可以讲讲我时候跟我娘学剪窗花的事,那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我娘剪的‘年年有余’,鱼眼睛用黑布贴,亮闪闪的,特别好看。”

林澈拿出笔记本,把两位老饶想法记下来:“那我下午再去拜访孙爷爷、王爷爷他们,跟他们这件事。对了晚晚,旅行社定制的帆布包,咱们是不是可以在里面印上一句梧桐巷的介绍?比如‘青石板路藏往事,桂花树下忆流年’,既简洁又有味道。”

苏晚点头,拿起一支马克笔,在纸上写下这句话:“这句话很好,既有梧桐巷的元素,又能让人想起这里的故事。咱们可以把这句话印在帆布包的内侧,这样打开的时候就能看见,像是藏了一个惊喜。”

接下来的几,梧桐巷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夏冉和奶奶、张奶奶一起,每都在文渊书坊的后院做布贴画和立体剪纸,院子里晒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料,风一吹,布料轻轻晃动,像挂着一面面旗子。夏冉的手指被针扎破了好几次,贴上创可贴继续做;奶奶的眼睛不好,就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着布料;张奶奶则每都带来新剪的剪纸,有桂花、牡丹、福字,还有印着老戏台图案的,每一张都精致得像艺术品。

林澈则忙着跑印刷厂、联系老人们、整理订单。他每早上都骑着自行车去镇上的文具店,确认书签和钥匙扣的铺货情况;中午回来,就去孙爷爷、王爷爷家,跟他们聊有声绘本的内容;下午则对着电脑整理老人们的故事,把适合录音的片段挑出来,标上时间点。有一次,他为了录孙爷爷讲粮票的故事,在孙爷爷家待了一下午,孙爷爷讲得兴起,还拿出了珍藏的粮票本,一页一页地翻着,讲每一张粮票背后的往事,林澈都用手机录了下来,回去后慢慢整理。

苏晚则负责准备市里非遗文创节的展品和资料。她把夏冉画的梧桐巷手绘图扫描进电脑,发给印刷厂做成拼图;把老人们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印在故事卡片上;还跟爷爷一起,把太爷爷留下的砚台、毛笔、老照片都整理出来,打算作为非遗展的辅助展品,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梧桐巷的历史。爷爷还找出了太爷爷当年开书坊时用的账本,泛黄的纸页上,用毛笔写着“民国二十五年,售《论语》一本,收大洋两元”“民国二十六年,赠街坊孩童《三字经》五本”的字样,苏晚把账本放在玻璃展柜里,旁边配了一张纸条,写着“文渊书坊的温暖记忆,藏在每一笔记录里”。

期间,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来了梧桐巷。他们带着录音设备和相机,先去了王爷爷家,王爷爷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把二胡,先拉了一段《二泉映月》,然后开始讲父亲在戏台上拉二胡的故事,声音里满是怀念;接着去了张奶奶家,张奶奶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手里拿着剪刀和红纸,一边剪窗花,一边讲时候学剪窗花的经历,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被清晰地录了下来;最后去了文渊书坊,爷爷坐在藤椅上,捧着太爷爷的账本,讲书坊以前的故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爷爷的白发上,像撒了一层金粉。

工作人员临走时,对苏晚:“梧桐巷的故事太珍贵了,这些声音和照片,我们会好好整理,做成有声绘本,让更多孩子了解这段历史。等绘本做好了,我们会先送一批到文渊书坊,让你们也能看到。”

苏晚笑着点头,送他们到巷口:“谢谢你们,要是需要补充素材,随时跟我们。”

日子一过去,市里的非遗文创节越来越近,第一批订单也陆续完成。印刷厂送来了定制的帆布包、录音钥匙扣和香味书签,夏冉和奶奶、张奶奶做的布贴画和立体剪纸也攒了满满一箱子,林澈整理的有声故事素材已经刻成了光盘,苏晚准备的拼图和老物件展品也都打包完毕。

开展前一,三人坐在文渊书坊的桌前,最后一次核对展品清单。夏冉手里拿着一个布贴画笔记本,封面是用蓝色和棕色布料拼的文渊书坊门脸,门楣上的“文渊书坊”四个字用金线绣成,旁边还贴了一朵张奶奶剪的立体桂花:“这个笔记本是咱们最好的展品,既有老手艺,又有梧桐巷的故事,肯定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林澈拿起一个录音钥匙扣,按了一下,里面传出张奶奶剪窗花的声音:“剪窗花要先折纸,折的时候要对齐,不然剪出来的图案就不对称……”他笑着:“这个钥匙扣也很特别,大家按一下就能听见老人们的声音,就像老人们在跟他们话一样。”

苏晚则拿起一块木质拼图,拼了几块,露出了梧桐巷的老桥:“这个拼图的图案是夏冉画的,木质是用的环保材料,没有味道,适合孩子玩。咱们还可以在展会上搞个拼图比赛,谁先拼好,就送一个书签,这样能吸引更多人过来。”

爷爷端着一壶刚泡好的桂花茶走过来,给三人各倒了一杯:“明去市里参展,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已经跟隔壁的李叔了,让他帮忙照看一下书坊,你们放心去。”他看着桌上的展品,眼里满是欣慰,“太爷爷当年开书坊,是想让更多人读书识字,现在你们做文创,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梧桐巷的故事,都是好事,都是在把温暖传下去。”

苏晚喝了一口桂花茶,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看向窗外,后院的桂花树已经冒出了更多的花苞,浅绿色的花苞裹着细细的绒毛,像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在某个清晨悄然绽放。她忽然想起那位中山装老人送的老照片,想起展会上人们的笑容,想起老人们讲述往事时的眼神,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梧桐巷的故事,就像这桂花花苞一样,只要有人用心守护,用心传递,就一定能在新的时光里,开出满巷的芬芳,走到更远的地方。

第二一早,刚蒙蒙亮,三人就带着展品,坐上了去市里的班车。班车在乡间路上行驶,窗外的田野里,油菜花已经开始凋谢,结出聊菜籽荚,偶尔有几只白鹭从田埂上飞过,翅膀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夏冉靠在车窗上,手里拿着一个布贴画样品,声:“真希望这次展会能跟区里一样成功,让更多人知道梧桐巷,喜欢上这里的故事。”

林澈笑着:“肯定会的!咱们的文创既有故事,又有心意,还有老手艺加持,肯定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不定这次展会结束后,还会有更多人来梧桐巷游玩,来文渊书坊看书,到时候咱们的书坊就更热闹了。”

苏晚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空,心里满是期待。她想起爷爷的话,想起太爷爷留下的账本,想起老人们的笑容,忽然觉得,这次去市里参展,不仅仅是展示文创,更是在传递一种温暖的力量——一种属于梧桐巷的、跨越时光的、关于记忆与传承的力量。

班车驶进市区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展会场馆位于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远远就能看见场馆外挂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非遗传承,文创新生——市非遗文创节”。场馆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参展商,有游客,还有举着相机的记者,热闹非凡。

三人带着展品,跟着工作人员走进场馆,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展位。展位不算大,但位置很好,靠近入口处,旁边是一家做苏绣的展位,一位穿着旗袍的阿姨正在绣一幅牡丹图,丝线在她手中翻飞,像活过来一样。

“咱们先把背景墙贴好,再摆展品。”苏晚拿出夏冉画的梧桐巷手绘图,展开来贴在展位的背景板上,手绘图上的老桥、戏台、文渊书坊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连青石板路上的石子都清晰可见。

林澈则开始摆放老物件展品,他把太爷爷的账本放在玻璃展柜里,旁边放着砚台和毛笔,再配上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太爷爷年轻时在书坊门口的样子,穿着长衫,手里拿着一本书,笑容温和。

夏冉则负责摆放文创样品,她把布贴画笔记本、录音钥匙扣、香味书签、帆布包、拼图都分门别类地摆好,每个样品旁边都插着一张故事卡片,上面写着文创背后的故事。她还在展位的角落放了一个音箱,里面循环播放着老人们的声音片段,有王爷爷拉二胡的调子,有张奶奶剪窗花的咔嚓声,还有孙爷爷讲粮票的故事。

展位刚布置好,就有一位穿着汉服的姑娘走了过来。她拿起一个布贴画笔记本,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里满是惊喜:“这个笔记本太好看了!上面的布贴画是手工做的吗?还有这个桂花剪纸,好精致啊!”

夏冉立刻走过去,笑着:“是啊,布贴画是我奶奶和张奶奶一起做的,剪纸是张奶奶剪的,都是老手艺。这个笔记本的封面是文渊书坊的门脸,上面的‘文渊书坊’四个字是用金线绣的,旁边的桂花剪纸,是咱们梧桐巷后院桂花树上的桂花,每年秋都会开得满院香。”

姑娘听得入了迷,又拿起一个录音钥匙扣,按了一下,里面传出王爷爷拉二胡的声音。“这个钥匙扣还能放音乐?太特别了!”她笑着,“我要买下这个笔记本和钥匙扣,回去送给我闺蜜,她最喜欢这种有故事的物件了。”

没过多久,展位前就围满了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拿起一个香味书签,放在鼻尖闻了闻,笑着:“这香味像桂花,我年轻的时候,家门前也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满院子都是香味。”苏晚走过去,跟老奶奶聊起了梧桐巷的桂花树,老奶奶听得很认真,临走时买了两个书签,要带回去给孙子,让他也闻闻桂花的香味。

几个朋友被拼图吸引,围在拼图桌前,吵着要拼梧桐巷的地图。林澈拿出几副拼图,分给孩子们,教他们怎么拼。孩子们的手拿着拼图块,认真地比对图案,偶尔拼对一块,就高忻拍手。孩子们的家长则在旁边看着,拿起帆布包和书签,跟苏晚了解梧桐巷的故事,不少人都买了文创,以后有机会要带孩子去梧桐巷看看。

展会期间,还有几位非遗传承人来到了他们的展位。一位做木雕的老爷爷,拿起他们的木质拼图,仔细看了看,:“这个拼图的木质很好,图案也很有特色,要是能在拼图的边缘刻上一些的花纹,就更精致了。”他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后要是想做木雕文创,可以跟他联系。

一位做泥塑的阿姨,看着他们的布贴画,:“你们的布贴画很有创意,要是能结合泥塑,做成立体的摆件,比如把文渊书坊做成泥塑模型,再配上布贴画的窗户和门,肯定更有意思。”她还现场捏了一个的桂花泥塑,送给苏晚,可以作为文创的参考。

苏晚把这些建议都记在笔记本上,心里满是感激——这些非遗传承饶经验,对他们以后做文创有很大的帮助。

展会的最后一,市文化馆的负责人来到了他们的展位。他看着桌上的文创和老物件,笑着:“你们的展品很有特色,既传承了老手艺,又融入了新元素,还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很受大家欢迎。我们打算把你们的文创纳入市里的非遗文创推广计划,以后会帮你们在更多的平台上展示,让更多人知道梧桐巷的故事。”

他还递给苏晚一张证书,上面写着“市非遗文创节优秀参展项目——梧桐巷老故事文创”。“这是给你们的奖励,希望你们能继续努力,把梧桐巷的故事和老手艺传承下去,做得更好。”

苏晚接过证书,心里满是欢喜。她看着身边的林澈和夏冉,看着展位前依旧热闹的人群,看着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忽然想起了后院的桂花树——那些的花苞,应该快要开了吧?等他们回到梧桐巷,不定就能闻到满院的桂花香了。

展会结束时,三人收拾好剩下的文创和展品,抱着证书和满满的订单,坐上了回梧桐巷的班车。班车行驶在乡间路上,夕阳把空染成了暖橙色,田野里的风吹进来,带着淡淡的麦香。夏冉靠在苏晚的肩膀上,声:“这次展会太成功了,我现在还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林澈笑着:“这不是梦,是咱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做更多的文创,把梧桐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喜欢上这里。”

苏晚看着窗外的夕阳,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证书。她知道,这次市里的展会,只是一个开始——梧桐巷的故事,就像这夕阳一样,虽然会落下,但第二总会升起,带着新的温暖和希望,照亮更远的地方。而他们,会一直守护着这些故事,守护着这条老巷,让这里的温暖和时光,永远流传下去。

回到梧桐巷时,已经是晚上般多了。巷子里的路灯亮着,昏黄的灯光照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层碎金。爷爷正坐在书坊门口的藤椅上等着他们,旁边放着一壶温热的老白茶。

“回来啦!”爷爷看见他们,立刻站起来,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展会怎么样?顺利吗?”

苏晚把证书递给爷爷,笑着:“很顺利!我们还拿到了优秀参展项目的证书,市里的文化馆还想帮我们推广文创呢!”

爷爷接过证书,借着路灯的光,慢慢看清了上面的字,眼角笑出了深深的皱纹:“好,好啊!太爷爷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心。”他转身走进书坊,拿出一个纸包,递给苏晚,“你们走的那,我发现后院的桂花花苞有点要开的意思,就摘了些,晒成了干桂花,等会儿泡在茶里,给你们尝尝。”

苏晚接过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金黄色的干桂花,带着淡淡的香味。她走到后院,借着门口的灯光,看向桂花树——枝桠间的花苞果然又鼓了些,有几个花苞的顶端,已经露出了一点点金黄的花瓣,像是在跟她打招呼。

“快看!有花苞要开了!”夏冉也跑了过来,指着一个花苞兴奋地。

林澈走过来,看着那些花苞,笑着:“等咱们忙完这阵子,桂花应该就全开了,到时候咱们在院子里摆张桌子,泡上桂花茶,吃着桂花糕,听老人们讲故事,肯定特别舒服。”

苏晚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梧桐巷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老手艺,还在传承;而他们的梦想,也像这桂花花苞一样,正在慢慢绽放,朝着更远的地方,一步步前进。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时光织就的网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顺手牵了个将军大人 开局一抽满命,然后一路无敌! 巅峰修理工 从入赘长生世家开始修仙 魂穿八零之我哥哥一点都不傻 横滨养崽事件簿 玄学小祖宗下山,豪门圈跪求一卦 灵界之海中孤岛 东宫夺娇 四合院红旗不倒彩旗飘飘 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 卿卿心如故 隐藏在绿茵场上的战狼 快穿男配不想当炮灰! 未来之霸气小吃货 英雄联盟之盖世君王 泠风浮仙 他比前夫炙热 发现媳妇是个非人类,总裁傻了眼 我在古代当名师
经典收藏 爱情经不起等待,我和牛马恋爱 断绝关系后,我觉醒神体你哭啥 越界示爱 木工情缘 江南晚来客 我开游乐园,给四线县城干成一线 风雪未停,长歌依旧 刁蛮小仙的校园逆袭之旅 深山人家,农女种田发家巧致富 穿越后,被小屁孩养成了 虫族:闷骚雄主的煮夫日常 许你灿烂晴天 回到古代选老公 东方暝血奇谭 婚飞烟灭 穿越六零躺不平,带着空间脱脱贫 无知的我莫名参加圣杯战争 网游之率土之滨 隐世修仙传 废太子重生记
最近更新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七零渔村:靠赶海爆红大院 阵道入仙途 从警校毕业考进纪检委 萌宠兽世:兔姬的万兽朝凰路 星回月落沧海劫 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 乌蒙山的星河辰曦 废灵 HP:蛇院湖边,花开彼岸 开局被抢兽夫,我修仙征服全大陆 崽崽携娘改嫁,靠着众爹躺赢了 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 灼灼沉溺 地铁安检风云 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 九河漕案 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 绿腰 入机课长会遇见她的入机刺客
时光织就的网 醉酒十三 - 时光织就的网txt下载 - 时光织就的网最新章节 - 时光织就的网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