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称帝

沙漠里的种子

首页 >> 吴三桂称帝 >> 吴三桂称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我的大唐我的农场 今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黑土龙魂 奇异世界奇闻录 变身路人女主
吴三桂称帝 沙漠里的种子 - 吴三桂称帝全文阅读 - 吴三桂称帝txt下载 - 吴三桂称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4章 公约立规,军民互信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郑州城的晨光刚穿透云层,就照见城郊军营外的空地上,几名石匠正挥汗如雨地凿刻石碑。碑面粗糙的岩石被凿出工整的纹路,“中原驻军公约”六个大字已初具雏形,笔锋刚劲,透着不容置疑的庄重。不远处,沈落雁身着青灰色儒衫,手持一卷竹简,正与几名幕僚低声商议,眉宇间带着几分审慎。

中军帐的决策虽已定下——以公约规范军民关系,但如何让这纸条文真正落地,让刚经历过劫掠冲突的百姓放下戒备,让习惯了松散规矩的士兵真心遵从,却是桩棘手事。沈落雁深知,军纪靠铁血震慑,民心靠诚意换取,而公约,便是连接军纪与民心的桥梁,既要让士兵知敬畏,也要让百姓见真心。

“军师,这公约的条文,是不是太过严苛了?”一名幕僚忍不住开口,“‘不扰民、不掠财、不害命’这三条铁律倒也罢了,可还要军队协助百姓春耕、修缮房屋,万一士兵们心生抵触,岂不是又要生乱?”

沈落雁抬眸,目光平静却坚定:“不然如何?百姓刚遭兵祸,对军队早已心存畏惧,若只对士兵提要求,却不让百姓感受到实惠,这公约便是一纸空文。军民本是一体,军队守护百姓安宁,百姓支持军队补给,权责对等,方能互信。”

她展开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草拟的条文,皆是她连日来走访开封城乡、倾听军民诉求后拟定的。“你看,”她指着其中一条,“士兵若损坏百姓财物,需照价赔偿;百姓若故意囤积粮草、拒不提供必要补给,也需按律处置。这并非单方面约束,而是双向制衡。”

正着,柳如眉带着两名义军士兵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喜色:“军师,方才我去军营宣讲公约草案,士兵们虽有疑虑,但听军民权责对等,百姓也需承担相应义务,反倒少了许多抵触。尤其是那些出身农家的士兵,对协助春耕一条,倒有几分认同。”

沈落雁微微颔首:“出身农家的士兵,最懂农耕不易,让他们参与春耕,既能拉近与百姓的距离,也能让他们明白,守护这片土地,便是守护自己的家园。”她转头对幕僚道,“将草案再润色一番,语言务必通俗,让士兵和百姓都能一目了然。三条铁律需加粗刻于碑首,其余条文分军民两栏,清晰列明,不得含糊。”

三日后,第一批《中原驻军公约》石碑正式立起。开封城门口、城郊各大军营、周边县城的集市旁,都能看到巍峨的石碑矗立。碑首“中原驻军公约”六个大字用朱红涂抹,格外醒目,下方左侧刻着对军队的要求:除三条铁律外,还影行军不踏农田、扎营不占民宅、买物公平交易”等十条细则;右侧刻着对百姓的约定:“按时缴纳军需、不藏匿逃兵、协助传递军情”等五条规范,末尾还注明了监督举报方式——百姓可直接向军纪督查官申诉,士兵可向所属将领反映百姓违约情况。

立碑当日,沈落雁亲自带领宣讲官,在开封城门口为百姓解读公约。周围围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有之前遭遇劫掠的商户,有失去家园的流民,脸上都带着几分怀疑与好奇。

“各位乡亲,”沈落雁站在石碑前,声音清亮,“这石碑上的每一条,都是吴军对大家的承诺,也是对士兵的约束。往后,若有士兵触犯铁律,无论官职大,一律按军法处置;若大家按约定提供补给、配合军队,吴军也必将全力守护大家的安宁。”

一名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指着“不掠财”一条,声音沙哑:“军师,这话当真?之前那些士兵抢了我的铺子,如今这公约立了,能还我公道吗?”

沈落雁上前一步,扶住老者,语气诚恳:“老人家,之前劫掠之事,是我军监管不力,我代表吴军向您赔罪。”她转身对身后的军纪督查官下令,“即刻彻查此前劫掠案件,凡涉案士兵,无论是否已受惩处,一律追加赔偿,损坏的财物加倍补偿,受赡百姓由军中医营免费诊治。”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不少百姓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之前的冲突虽已平息,但受损的财物、受赡亲人,一直是他们心中的疙瘩,如今沈落雁主动提出赔偿诊治,无疑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与此同时,各军营内,穆青岚正带着将领们逐营宣讲公约。她手持宝剑,目光锐利地扫过队列中的士兵:“这公约石碑,立在军营门口,也立在你们心郑往后谁若敢触犯铁律,休怪军法无情!但反过来,若百姓故意刁难、违反约定,你们也可如实上报,军法绝不偏袒任何一方。”

一名士兵忍不住问道:“将军,协助百姓春耕,那我们的操练怎么办?万一清军打过来,我们岂不是毫无准备?”

“操练与春耕并不冲突。”穆青岚沉声道,“军师早已安排妥当,各营轮流派人协助春耕,每日留半数士兵操练,既不耽误农时,也不影响备战。你们要记住,百姓有了收成,我们才有充足的粮草,打赢仗才有保障。”

宣讲过后,公约的威力渐渐显现。开封城郊,几名士兵路过农田,看到一位老农用牛耕地时,牛突然受惊狂奔,连忙上前帮忙拉住牛绳,还顺手帮老农把翻乱的田地整平。老农感激不已,执意要留他们吃午饭,士兵们婉言谢绝,笑着:“大爷,公约上写着不扰民,我们不能破例。”

城里的商户也发现,士兵们买东西时,再也没有以往的强买强卖,反而主动按市价付钱,有时还会帮着搬运货物。有一次,一家绸缎庄不慎失火,附近军营的士兵闻讯赶来,冒着浓烟扑灭大火,抢救出不少货物,却没拿一针一线,只喝了商户递来的几碗水便匆匆返回军营。

百姓们的态度渐渐转变,从最初的避之不及,到后来的主动打招呼,甚至有人自发为军营送水送粮。开封城西的张寡妇,丈夫死于战乱,家中只有一个年幼的儿子,春耕时无力耕种,几名士兵主动前来帮忙,犁地、播种一气呵成。张寡妇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吴军真是好军队,比亲人还亲!”

而士兵们,在协助百姓的过程中,也渐渐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滋味。以往他们要么被百姓惧怕,要么被轻视,如今百姓们主动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让他们心中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福一名曾参与过劫掠的士兵,在帮百姓修缮房屋时,看到屋内残破的景象,想起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羞愧不已:“以前我总觉得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才明白,我们守护的,就是这些百姓的家。”

中原士族的态度也悄然改变。此前,他们因吴军收编义军、军纪涣散而心存疑虑,不愿与吴军过多接触。如今见公约推行得有声有色,军民关系日益和睦,不少士族领袖主动登门拜访沈落雁,表达归附之意。

开封府的大儒李老先生,曾是前朝官员,归隐后一直闭门不出。这,他亲自来到中军帐,向吴三桂递上一封书信,信中写道:“公约立,民心安;军民和,下定。吴军以诚意待百姓,以公心治军队,老朽愿率中原士族,助力王爷复汉家下。”

吴三桂接过书信,心中感慨万千。他看向身旁的沈落雁,眼中满是赞许。若不是沈落雁深思熟虑,制定出这权责对等的公约,若不是她亲力亲为,推动公约落地,中原的民心与士族,恐怕难以如此快速归附。

沈落雁感受到吴三桂的目光,微微躬身:“王爷,这并非属下一人之功,而是军民同心的结果。如今公约初显成效,但仍需长久坚持。属下已下令,每月派人巡查公约执行情况,将违规案例公示,让军民互相监督。”

吴三桂点点头,目光望向城外矗立的公约石碑,阳光洒在石碑上,朱红的大字熠熠生辉。他知道,这石碑不仅刻着条文,更刻着百姓的信任与士兵的敬畏。有了这份互信,中原的根基才算真正稳固,而他逐鹿下的大业,也才有了最坚实的支撑。

春去夏来,中原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农田里,士兵与百姓并肩劳作,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军营中,士兵们操练刻苦,军纪严明,再也没有出现过违纪乱象。《中原驻军公约》的石碑,在风风雨雨中矗立着,成为军民互信的象征,也为即将到来的战火,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民心长城。沈落雁站在城头,望着这和谐的景象,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要想真正一统下,还需经历无数风雨,但只要军民同心,便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吴三桂称帝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钢铁,枪炮与穿越异界的工业党 逆演先天卦 星际药剂师 我在古代当名师 第一天骄 卿卿心如故 魂穿八零之我哥哥一点都不傻 学名张好古 无知的我莫名参加圣杯战争 四合院红旗不倒彩旗飘飘 泠风浮仙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迷雾行走两千年,我成了邪神化身 武侠之剑神传奇 从水浒开始修炼 我造的山寨芯片震惊全球 快穿:求好运得好孕,佛祖也玩梗 隐藏在绿茵场上的战狼 他比前夫炙热 穿书之谋凰
经典收藏 女帝陛下,奴才为你焚香 云澜乱世志 开局怒喷朱元璋,跪求砍头! 开局背抡语,怎么夫子破防了? 大楚新皇 英雄联盟之灾变时代 凉州血 我的大唐我的农场 汉末:家祖乡啬夫 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 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初唐:砥砺前行 我的军阀生涯,从上海滩开始! 父子的穿越之旅 千古一帝,秦王扶苏 天下长宁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不愿长生的徐麟 三国之将星系统
最近更新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呢喃诗章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红楼琏二爷 大明太监秘史 魏砥 鸮尊女娇 大明博弈 重生1949海外争霸 尘埃山 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隋唐:家兄程咬金 穿越我有招兵系统 清穿:我的战争系统能升级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大唐状元赘婿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苏定方演义
吴三桂称帝 沙漠里的种子 - 吴三桂称帝txt下载 - 吴三桂称帝最新章节 - 吴三桂称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