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首页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大明亚皇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黜龙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0章 绝户计。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明辽东,三营鼎立:白塔铺、虎皮驿各领雄兵一万五,奉集堡更是精锐两万,合计五万虎贲,上卫沈阳之安宁,下固辽阳之防线,东则守护抚顺关隘,犹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杀——!”“杀——!”

奉集堡内,战鼓雷动,喊杀之声震耳欲聋,士气之盛,犹如烈焰腾空,不可遏制。

“好一股昂扬之气!”

高台上,熊廷弼身披铠甲,手持长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本督巡营三处,唯奉集堡士气最盛,实乃我军之楷模。”

此言一出,随行将校心中大石落地,暗自庆幸。

自辽东赴任以来,熊廷弼治军严明,兵受累,将校则如履薄冰,生怕有丝毫差池。

幸得朝廷增援,钱粮充足,运输无忧,方得稍缓压力。

然而,熊督对军兵之要求,却愈发严苛。

“部堂大人。”

下高台时,贺世贤笑语盈盈,深知熊廷弼此行必有深意。

他作为熊廷弼的心腹爱将,言语间更显亲近,“抚顺、鸦鹘等地,我军一至,建奴便遁。唯铁岭之地,屡遭侵扰,末将请命前往,以解燃眉之急。”

“正是此理!”

朱万良亦附和道,“练兵日久,若不得实战,岂非虚度光阴?闻建奴南下朝鲜,若不能赴铁岭,凤凰城亦可一战。”

熊廷弼闻言,眉头微皱,反问道:“尔等欲战,可知战之所需?前战虽胜,却也消耗甚巨。辽东之地,军民皆在节衣缩食,若贸然出兵,致建奴反扑,屯田之事又将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万良等将校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熊廷弼环视众人,见皆已收敛锋芒,心中暗喜。

他深知,营中或有建奴耳目,今日之言,意在震慑。

“兵法云:兵不厌诈。”

熊廷弼心中暗道,“努尔哈赤善用诡计,我亦当以计应之。”

此时,边云卷云舒,熊廷弼心中已有计较。

他知毛文龙已有所行动,无论成败,辽东防御均需调整。

而在灶突山一隅,刘爱塔与李延庚正监督两黄旗包衣伐木。

刘爱塔眉头紧锁,询问道:“消息已传?”

李延庚点头确认:“心腹已赴苇子谷,此时应已入大明地界。”

谈及努尔哈赤之计谋,刘爱塔咬牙切齿:“老奴狡诈,明言袭朝,实则将精锐藏于老巢,意在诱我军出关。”

言及投敌汉人之惨状,李延庚其父降金之痛,犹在心头。

二人相视无言,唯有对建奴之恨,如磐石般坚定。

其父欲为建奴之奴,而彼心不甘,誓不为奴!

此对于正值青春、出身卫所军的李延庚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况乎,人心非铁石,岂能无感?目睹辽东汉人惨遭涂炭,能无动于衷者,世间罕见。

“闻大奠堡山谷,已成白骨之丘?”

李延庚目含泪光,刘爱塔轻拍其背,以示慰藉。“确是如此。”

李延庚昂首,强忍泪水,点头应之,愤慨而言:“建奴之行,无异于造孽深重!”

“那些被遣运朝鲜粮草的包衣,实则是以命相搏,为主子卖命。携带五日之粮,生死有命,能否抵达,全凭意。”

“唉!”刘爱塔长叹一声,满腹辛酸。

“自两白旗覆灭,老奴疑汉如蛇蝎,我等旧臣亦遭排挤。归大明之日,何其遥遥?”

“难矣!”

李延庚摇头苦笑,道出隐情:“近日,我替父联络辽东商贾时,偶得大明告示数张。言明关隘对汉人开放,辽东正兴屯田,归者赐田。将士若能建功,亦可重返故土。”

“建功?无非是以建奴首级为阶。”

“将斩固山额真,高官则需四大贝勒之首。我父亲那等大逆之徒,怕是要四大贝勒之首级方能洗清。”言及此,李延庚不禁嗤之以鼻。

“更有悬赏十万两白银,但我所求非财,唯愿归家。”

刘爱塔怒不可遏,一拳击树:“李成梁老贼,竟遣我刘兴祚潜入努尔哈赤身边为细作,意图其子嗣掌权时献功。

岂料其子皆庸才,一者怯战而逃,一者得情报而不敢动兵,害我有家难归!”

矗立灶突之巅,努尔哈赤眺向西北,眸光中掠过一抹悠远的追忆,思绪飘向了那个名为界凡的战场。

万历四十七年,春意初绽之时,杜松挥师抚顺,沿苏子河疾驰,三月初二,兵锋直指萨尔浒。

他胆略过人,强渡激流,誓要攻克界凡城,吉林崖下战鼓雷动。

闻讯而动,努尔哈赤分兵两路,如双翼齐飞,大贝勒代善与四贝勒皇太极各领精锐,驰援界凡;而他本人则率六旗大军,于萨尔浒布下罗地网,全歼守军,继而八旗合围,将杜松大军一网打尽于界凡城下,尽显雄主之威。

此役大捷,虽有几分侥幸,却也离不开努尔哈赤的深谋远虑。

试想,若非杜松轻敌冒进,若非马林迟缓一日,胜负或许未可知。

正当努尔哈赤沉浸于往昔辉煌之际,二子莽古尔泰匆匆来报,明军依旧按兵不动。

努尔哈赤轻叹,深知明军意在持久战,企图以时间消耗建州之力。

面对儿子关于粮草短缺、人心不稳的忧虑,努尔哈赤语气坚定:“我大金已至绝境,唯有冒险一搏。”

他深知,两白旗虽损,但朝鲜之行,乃是大金续命之关键。

朝鲜若能提供粮草,新兵得以历练,即便不能迫其臣服,亦能大大缓解内忧外患。

然而,努尔哈赤心中亦有一隐忧——汉人之心,是否依旧可为我所用?

这段历史恩怨,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女真与汉人之间。

昔日,其父塔克世曾投明自保,而今,他必须跨越这道鸿沟,方能成就霸业。

于是,他坐于石上,目光如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这场与明朝的较量中,他深知,唯有智勇双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万历十年之际,戚继光南调广东,蓟辽防线对九边之敌渐显力不从心,李成梁故技重施,以寇养兵,暗藏玄机。

转至万历十一年,塔克世不幸于古勒山城之战中,误触明军锋芒,英魂陨落。彼时,李成梁权倾一时,努尔哈赤隐忍不发,韬光养晦。

待李成梁权势渐消,努尔哈赤方敢直视大明,其心中对明人之恨,犹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即便是对李永芳这等早期归附且联姻之孙女的汉人,努尔哈赤亦难掩戒备之心,深恨入骨。

“吾儿言之有理,李永芳等或可信赖,然其麾下汉人,却难保忠诚。”

努尔哈赤正沉吟间,忽闻一童声清脆,乃是其幼子多尔衮,年仅九岁,却已显不凡。

“你且道来。”

努尔哈赤目光温柔,望向多尔衮,建奴之俗,偏爱幼子,可见一斑。

多尔衮娓娓道来:“昔日明军来犯,父汗英勇,令其溃败。李永芳等降将,多为保全城池而降,明若宽赦,日后必望风而降。然其部众,多为生计所迫,投奔我族,心志不坚,恐生异变。”

其言虽幼,却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努尔哈赤闻言大喜,拍石而赞:“吾儿所言极是!”

历史长河,努尔哈赤之继承人选,后世莫衷一是。

两黄旗虽为汗位象征,然女真分家之俗,长子承名,幼子承产。

努尔哈赤崩时,四大贝勒势均力敌,无需父荫。

多尔衮、多铎兄弟年幼,却得两黄旗,实乃非常之举。

“儿啊,无论汉人可信与否,当前需借其力,以克强担”

努尔哈赤轻抚多尔衮发辫,语重心长。

“阿玛,何须再战?”

多尔衮不解,以为应休养生息,肃清内患。

“战不可免!”

努尔哈赤叹道,“我族粮马损耗甚巨,明人亦急需时日。若明让机,训练辽东汉人,我族将无立足之地。”

努尔哈赤深知,归附之汉人,唯有在残酷战事中消耗,方能安心。

养兵千日,不如劫掠朝鲜,以解燃眉之急。

喜欢大明史上第一大帝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巅峰修理工 星际万人迷,把疯批反派迷晕了! 崽崽许愿超灵验,就是有点缺心眼 浴火重生:狂妃权倾天下 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 不是替身吗?她怎么捧权臣称帝了 横滨养崽事件簿 偏要花好月更圆 泠风浮仙 十八武科登顶,十九核爆屠圣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都市改造人 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 摸骨匠 恶魔猎人在身边 无知的我莫名参加圣杯战争 魔神大人别黑化 逆演先天卦 修罗丹帝 三魂七魄归位
经典收藏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不愿长生的徐麟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 三国之召唤猛将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 三国之将星系统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大清之祸害 父子的穿越之旅 云澜乱世志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南国江山 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 斗帝仙可汗 街溜子混文武朝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最近更新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大魏芳华 敕封一品公侯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中世纪崛起 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 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 水浒新梦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文始证道录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大明第一公 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神话版三国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