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夏侯渊正据守武功,等候着曹丕的回信和司马懿的援兵。
曹丕接到信了。
也回信了,意思就是让夏侯渊多利用匈奴兵当炮灰。
无论如何都要把长安守住。
死多少都不心疼。
司马懿这边,他正在积极的协调,过一段时间,就能够挥兵南下,解你之围了。
那么问题来了,曹丕有没有积极的去响应夏侯渊的计策?
他响应了,的确很认真很积极的响应了。
身为北汉的实际领导者,他亦接受不了长安失陷的消息。
在接到夏侯渊来信的当,他就写亲笔信命快马斥候催促司马懿迅速完成西陲之事,好南下援助夏侯渊。
司马懿也接到信了。
长安的重要性,司马懿心知肚明。
一旦失陷不仅夏侯渊可能会全军覆没,西陲防线将彻底崩塌,诸葛亮的大军更会借此长驱直入,届时中原腹地将无险可守,他和曹丕苦心维持的局面也会土崩瓦解。
然而,再看着气见暖,即冰城也即将化冻。
曹操将再无险障可依。
一旦杀死曹操,他和曹丕于道义上将再无隐患,可以放心的指挥曹操旧部为己所用。
可是,大陵城这边都已经守了一个冬了,眼看着冰城将融,大战将至。
岂能在此时相弃?
现在的司马懿,无论择何途,皆有滔大险相伺,一步踏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他感觉自己好像被什么人做局了。
就好像一枚棋子,被对手牢牢栓在了这里。
那感觉,太难受了。
但毕竟司马懿与曹操一样,他是个极端务实的人。
面临抉择时,一定会把“利己”二字放在第一位。
冷静的想想,长安就算失掉了,自己和族人尚有安存之机。
一旦放弃大陵城,曹操活着的消息就很有可能迅速的传到中原。
他都不敢想,三大宗室和曹操的那些旧部一旦知道这个消息,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如果选择不归,夏侯渊处置得当,坚守一段时间,长安亦未必丢失。
到时候他再挥兵南下,与夏侯渊共击诸葛亮。
或许真能解雍凉之围。
得解雍凉之围,再东出潼关,协助夏侯惇击退刘备。
就算是宛城和寿春失陷,南汉也不过是收复了荆州与扬州全境,亦未能踏足北汉八州一步。
想到此,司马懿给曹丕回信:“魏王陛下钧鉴:今西陲冰雪渐融,大陵城守势已疲,破城在即。
唯此城不破,西陲难安,臣若此时撤军南下,恐前功尽弃、后患无穷。
敢请陛下暂慰司徒大人,再宽限时日。
待臣彻底攻克大陵、肃清残敌,必星夜提兵驰援长安,绝不负魏王所停
臣司马懿顿首。”
故而,曹丕乃致书夏侯渊曰:“今欲抚羌胡之心、令其为我所用,必助其取下大陵城,方得源源不断之兵源。叔父可暂守数日,待大陵城破,孤必令援军赴援,解叔父之困。”
既许厚利以犒三军,复调粮草转运前线,以安其心。
夏侯渊也是不解:“区区一个大陵城,怎堪比长安重要?子桓是糊涂了吗?”
但既无奈,只能强压下心中的困惑,对着麾下将士沉声下令:“魏王自有全局考量,我等只需守住长安门户!”
随后亲自巡查城墙,督促进度,以稳军心。
而贾诩闻知此事,更不发一言。
只亲至军营安抚老兵,将守城的琐碎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以助夏侯渊专心御担
可就在这人心稍定的当口,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撞碎了武功城的平静。
夏侯楙甲胄破碎,连人带马栽倒在帅帐前,声音嘶哑得几乎不成调:“叔……叔父!长安……长安丢了!南军破城了!”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的夏侯渊,眼前一黑,差点直接昏死过去。
幸被左右副将上前搀扶住,才勉强并未摔倒。
往日里沉稳持重的老将,此刻声音都在发颤:“长安城高池深,又有重兵驻守,怎么会丢?!你……你再一遍!”
夏侯楙瘫在地上,泪水混着血水往下淌,断断续续道出魏延偷袭、守军溃败的惨状。夏侯渊只觉耳边“嗡”的一声,浑身力气瞬间被抽干,他推来左右,踉跄着后退两步,重重撞在身后的帅案上,案上的兵符、令旗哗啦啦散了一地。
“将军,将军……”
“快,快叫贾文和前来……”
未几,贾诩拄杖而来,步履踉跄,鬓发愈显斑白,较往日更添几分老态。
夏侯渊见状,急趋上前,双手紧握其腕,声音哽咽:“先生!长安既失,欲亡我大魏啊……”
贾诩疑惑:“南汉既未破陈仓与武功,何以得破长安?”
夏侯渊方将夏侯楙带回的消息尽数告知贾诩。
贾诩听闻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诸葛亮果然智绝无双,非我等所能敌也。”
“先生,怎么你也……”
“老朽老了,不中用了……”
见贾诩有自弃推脱之意,夏侯渊赶紧抱拳道:“先生,今国之生死存亡之计,先生万不可置身事外,定要为我出夺回长安之计。”
贾诩抬起扫把一样的眉毛,看了看夏侯渊:“老朽也不是没献计,可献了计又能如何?魏王不还是未加采纳?”
夏侯渊惶然一怔,才猛然记起此前请调司马懿回防之事,可当时曹丕一心催司马懿攻大陵,似乎根本没放在心上。
他脸上瞬间涌上愧色,却又骤然一凛。
曹丕虽然并未采纳他们的建议,但正因为有此请调之信,他的责任似乎也少了一些。
但夏侯渊毕竟是名将,根本不是推卸责任的那种人。
竟替曹丕揽下了过错。
“虽魏王未纳我等之策,然此非魏王之过。实乃我致信迟缓,未能……未能及时陈明利害,致使先生忠言未被重视,才酿此滔大祸。罪责在本将,不在……魏王。”
“哎,你呀……”
贾诩摇头想了:“当下,尚有两条路可选。”
“哪两条路?”
贾诩想了想:“第一条路,分兵围困长安主城,隔绝一切消息,就对外言长安并未失守。以暂安军心,等候援军到来,再做决议。”
“那第二条路呢?”
“请左贤王刘豹带匈奴兵攻打长安,让他帮我们夺回长安。”
喜欢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