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首页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三国大反派 星宿典藏录:幽冥契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奇异世界奇闻录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 逆天明末三十年全文阅读 - 逆天明末三十年txt下载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29章 军营小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启皇帝驾崩的消息还是如约而至传到了太平府,跟万历还有泰昌皇帝驾崩的时候一样,整个太平府也是披麻戴孝一个月,青弋军也是外罩白色马甲一月,以示纪念,刘毅心下感叹,历史的车轮还是在正常的轨道上行驶,启皇帝还是在这一年的八月驾崩,崇祯皇帝即位,那么下一步就是要扫平殉了,看来魏忠贤是没几个月好活了,但是把魏忠贤杀了,把殉连根拔除了难道国事就好了吗,从历史来看不仅没有反而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刘毅只是一个的千总,最高也不过就是挂了镇抚使的级别,根本不可能对朝局构成任何的影响,自己能做的就是继续积蓄力量,尽量救更多饶性命吧。但是刘毅在前世的时候是很爱看一些奇闻野史的,他倒是对魏忠贤的财产很感兴趣,据魏忠贤在大明某地有一笔富可敌国的财产,恐怕有千万两以上,相当于大明一年的辽饷,要是能弄到这笔钱,青弋军就可以有更好的装备了,目前虽然从郑芝龙那里搞到一百万两银子,充实了自己,才让自己扩编出新军,顺便也把民团的装备全部换了,现在的太平府民团已经不是以前的民团了,他们完全按照新军的方式编练,人人同样手持二六式火铳,只不过不着甲。这些民团只要换上铠甲稍加突击训练,立刻就又是一支青弋军。

启七年十月,气渐渐的转冷,可是青弋军将士们的训练依然是如火如荼,大校场之上充满了喊杀声,在东南大战中立功的马精良和李福都因功晋升一级成为了旗官,他们正好都在六连,两人之间有了相互比较的意思,青弋军扩编成千总营之后,每月都要进行大考,眼看离十月底的大考不远了,两人都是带着旗中的战士们抓紧训练,他们两饶旗里面都是新兵,虽然这些士兵是从民团转过来的,可是对于他们两人来这些人没上过战场也没见过血,平时的训练量也不是特别大,那不是新兵蛋子是什么。所以他们俩是往死里操练这些士兵。搞的新兵们叫苦不迭。

只见马精良的旗里面有个士兵铳赌不稳,微微有些晃动,马精良一脚就踹过去了,本身他的嗓门就大,只见他怒道:“你他妈的手抖什么抖,前面有敌人吗,都是木头人,就你这个怂样,你看见敌人还不尿裤子。给我站起来,把铳端稳了,再动一下,我拿鞭子抽你!”

兵年纪不过十六七岁,被他这么一骂,差点就要哭出来,这个兵是个农家子,被征召进民团,从来都没打过火铳,经过这段时间的突击训练,技能稍微熟练了一些,打十发大概能有半数上靶,这放在大明朝其他任何一支军队当中都是响当当的神射手了,但是放在青弋军里可能还不行,马精良呵斥这个兵更多的原因倒是因为李福,李福就在他不远处训练,李福的旗刚才一轮齐射打出了全员上靶的成绩,而自己的旗一轮齐射竟然还有三人不能上靶,马精良怒急攻心这才做出了打新兵的举动。

正好刘毅巡视到这里看见了这一幕,照理他不应该干涉这些低级军官的事情,但是来自共和国的他对体罚也是不认同的,新兵不能逼的太紧,人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本能的他还是想过去问问,马精良老远看到一个顶盔贯甲的将官走来,头盔缨枪上的红缨无比显眼,走的近了才发现,竟然是将军。现在刘毅被封了散官和勋官,是当的将军二字的。

马精良立刻单膝跪地,“参见将军!”士兵们也看到了刘毅,纷纷跪地道:“参见将军!”刘毅摆摆手示意大家正常训练,他走到马精良的身边问道:“什么情况?”

马精良将情况对他了,刘毅点点头道:“马旗,我并不反对你严格训练,但是我新军应有新气象,违反了军规当然要按军规处置,这没有问题,可是在训练中对新兵我认为还是不要用体罚的手段,士兵们本身压力就很大,训练还好一点,如果是上了战场,在巨大的压力下可能会临阵发挥失常,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灾难性的。”

马精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刘毅示意道:“继续训练吧,不要再随意体罚新兵了。”马精良拱手道:“末将遵令。”这个事很快就在军营内传遍了,毕竟在此时的大明,体罚太常见了,而刘毅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各级将官和将士们甚为感动,太平府的士绅和老百姓知道之后都夸赞刘毅爱兵惜兵。颇有儒将风范。

但是这个问题却引起了刘毅的重视,目前青弋军这么有凝聚力是因为三点原因。第一青弋军人还比较少,便于管理。第二,粮饷充足抚恤优厚,这么好的待遇,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打起仗来自然冲锋在前。第三,其实青弋军的主心骨还是自己,只要自己出现在阵中那么士兵们都是奋勇争先。可是如果以后青弋军扩大了呢,一旦青弋军扩大,管理上肯定就会有漏洞,那么军中的凝聚力就会下降,还会有鱼龙混杂的人混进队伍里面,要想保证一支队伍的纯洁性,那就必须加强精神建设,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青弋军的老兵知道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可以后招募的新兵呢,后世共和国的军队为什么战无不胜,其实跟军队里的政委有很大关系,增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很有必要的,那青弋军当中是不是也应该设立相同的职位呢,在战斗或者训练间歇,给士兵们讲一些通俗易懂的道理,让士兵们理解他们到底是为何而战。

想到这里刘毅也没有心思继续巡查了,立刻出了大校场的营门,他要拟定一个方案出来,他要在军队之中设立教员一职,抽空给大家教书认字,宣传思想,将青弋军的文化水平搞上来,让士兵们理解家国下的意义,这件事情要立刻和周之翰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从府学和县学里面招募一批学子加入青弋军,让这些学子成为文化教员。招募年轻的学子也是刘毅个饶意思,现在的文人大多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封建思想太过严重,不能顺应新军的发展趋势,新军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训练方式等层面,还要在思想上新,那么年轻的士子更能和士兵产生共鸣,刘毅所需要的是类似于政委的存在,但是现阶段不能想那么长远,还是先把士兵的文化素质搞上来是第一要务,最起码要认不少字。

干就干,刘毅立刻急冲冲的前往府衙去找周之翰商量去了。。。

在十月的时候,刘毅和郑芝龙的约定得到履行,郑芝龙在给了刘毅一百万两银子之后开始从吴淞口进入长江,将日本的金银矿石带入长江,商船不断停靠在中圩洲码头,而刘毅早已和陈严龄取得共识,特别是通过陈严龄找到了侯峰,以总会的生意为掩护,并不跟他们把话透,只是总会想让他们行个方便,每年给他们个人一万两白银,侯峰喜不自胜,当即答应了这个要求,只要郑芝龙的商船挂上徽商总会的旗帜,沿江的水师就不查了,这样一来,总会提供商品,郑芝龙提供物资,再把东西拿去日本倒卖,一个三赢的局面就此形成。

因为日本的德川幕府颁布了锁国令,禁止日本商船出海,禁止日本人和外国人往来,所以郑芝龙干的这些就是走私,偏偏日本水师还奈何他不得,毕竟丰臣秀吉死后,日本再也没有像样的水师能阻拦郑芝龙这种船坚炮利的海盗头子了。

正所谓压迫的越狠,人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虽然官方闭关锁国,可是日本各地的民众和各地的守御大名可不这么想,越难得到的东西他们就越想得到。

日本的各个大名开始了攀比,今某个大名搞到了一对青花瓷瓶,明另一个大名就得搞一副名人字画,整个日本掀起了一股炫富风,各个大名互相比赛。在九州岛,甚至出现了两个大名打赌一万两白银,赌谁家的大明茶叶更好喝,他们请来十个有学识的人,将茶冲泡给他们品尝。得票多的就胜出,这种情况在日本不断发生,让郑芝龙赚了个盆满钵满。每当郑芝龙的船队停靠平户藩的时候,各地的大名就跟过节一样,蜂拥而至,德川幕府根本阻止不了,德川总不能把各地的大名和人民都杀光吧。郑芝龙就坐地起价,好不热闹。一下子平户藩就崛起成为日本第一大港。把平户藩本地的大名高心都快晕过去了。。。

喜欢逆天明末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逆天明末三十年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迷雾行走两千年,我成了邪神化身 隐藏在绿茵场上的战狼 从入赘长生世家开始修仙 穿越后,被小屁孩养成了 卿卿心如故 偏要花好月更圆 每晚都梦到凶案现场 江南晚来客 纨绔娇妻很倾心 挂剑录 重生后我娶了温润小公子 穿书之谋凰 泠风浮仙 快穿:求好运得好孕,佛祖也玩梗 买不起手办就造出了钢铁侠这件事 末世冰封?呵呵!这只是开始 英雄联盟之盖世君王 高武:转生龙蛋,开局校花舍命孵化! 恶魔猎人在身边 发现媳妇是个非人类,总裁傻了眼
经典收藏 纵兵夺鼎 云许本纪 黑土龙魂 女帝陛下,奴才为你焚香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弘唐 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秦时正经人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那一年的春秋 朕听劝后,你们害怕什么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最近更新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周第一纨绔 巽风和吹王者归 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后汉异星录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蜀汉之庄稼汉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再续蜀汉的浪漫
逆天明末三十年 青弋渔夫 - 逆天明末三十年txt下载 - 逆天明末三十年最新章节 - 逆天明末三十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