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逍遥御风

首页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门阀赘婿 我来现代当明星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汉武帝穿越曹操 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逍遥御风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文阅读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txt下载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1章 政通人和 洪武盛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暮去朝来,寒来暑往。

朱元璋身着明黄常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上的镇纸,目光如炬地扫过阶下众臣。

户部尚书李俨手中的奏折在殿内烛光下泛着明黄的光泽,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却又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启禀陛下,这是最新的赋税奏折。自英王殿下在大明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均田制等新政以来,不过一年零三个月,我大明田赋收入竟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新增垦田达二百三十万顷!”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礼部尚书牛谅忍不住向前半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二百三十万顷?这、这如何做到的?”

朱元璋的目光骤然一凝,落在李俨身上:“详细。”

李俨深吸一口气,展开奏折:“陛下,北方河套平原,三万移民在黄河故道旁屯田,如今那里水渠如织,新麦垂穗。”

“负责督垦的官员在奏报中写道:‘昔日白骨盈野处,现闻鸡鸣犬吠声。’辽东半岛,自设立辽东边垦司后,十万移民携带官府配发的铁犁与稻种,在鸭绿江畔开垦出六十万亩水田,稻米产量首次超过江南部分州府。”

殿外,北风呼啸,殿内却寂静如夜。众臣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撼。他们记得洪武初年,北方边疆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如今不过数年,竟有如此变化。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思绪纷飞。那时,朱文正跪在他面前,神情坚定:“四叔,如今我大明虽立,但民生凋敝,边疆不稳。若想长治久安,必须在赋税、土地、移民等方面痛下改革。”

摊丁入亩,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按田亩征税,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均田制,重新丈量土地,按人口分配,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移民拓边,将中原无地百姓迁往边疆,给予土地、农具、种子,既解决了内地人多地少的问题,又充实了边疆。

劝嫁令,鼓励适龄男女成婚,寡妇再嫁,组建新家庭,给予开垦“夫妻田”的奖励,人口迅速增长。

这些政策刚提出时,朝堂上反对声一片。有人“祖宗成法不可变”,有龋心移民会引发动乱,有人质疑劝嫁令干涉百姓生活。

如今,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李俨继续汇报:“赋税的激增带来国库充盈,朝廷得以大力发展工商业。苏州新落成的官营纺织厂昼夜轰鸣,三百架新式织机吞吐着江南的棉花与蚕丝,每月出产绸缎达五千匹。”

“苏州、杭州等地的民间纺织作坊更是如雨后春笋,仅松江府便新增纺织厂一百二十家,‘衣被下’的美誉愈发名副其实。”

“矿业也迎来黄金时代,”李俨的声音愈发激昂,“山西大同的煤矿规模扩大三倍,每日产煤千余担,运煤的车队从矿区蜿蜒至京城,沿途客栈、铁匠铺纷纷兴起。”

“人口方面,去年全国新增人口达一百二十万。各大城市商贾云集,长安街的商铺租金翻了两番,扬州码头停泊的商船数量再创新高。”

“因劝嫁令,寡妇再嫁之风盛行,组建的新家庭开垦出无数‘夫妻田’,开垦出来的田土,三分上交皇田外,余下七成划入自家永业田,农谚‘一家五口,十亩良田’成为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到这里,李俨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诸位大臣:“国家劝课农桑,民间着书立盛行,甚至出现了专门记录新作物种植方法的《垦荒要术》,成为百姓的案头必备。”

殿内,大臣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赞叹。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殿下的朱文正身上。朱文正身着亲王服色,身姿挺拔,神情依旧沉稳,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想起今日早朝之前,他收到的来自西北的密报。在与东察合台汗国边界,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市正在举校大明的绸盯瓷器在这里交易,市集上人头攒动,不同语言的交谈声此起彼伏。

当地的老驿卒感慨:“以前这里十半月都见不到几个外人,现在跟过节似的,连西域的商人都常来。”

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有长安打底,各大城池外城开始扩建,宽阔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楼、茶馆、戏楼鳞次栉比。每逢节庆,大街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杂耍表演轮番登场,热闹非凡。

孩子们举着糖人,穿梭在人群中嬉笑打闹,老人们坐在茶馆里,一边品着新茶,一边谈论着新政带来的变化。

冬至祭仪式当,朱元璋身着祭服,站在坛之上,望着长安城外新开辟的万亩良田。

麦田一望无际,虽已入冬,却能想象到来年春的生机勃勃。

杨宪治理关中六年卓有成效,伊始便贴出《安民十二策》,首条便是“复籍归田”——凡流散百姓持旧户牒返乡者,除可赐予永业田三亩外,每丁额外分给皇田七亩,官府供耕牛一头、铁犁一具、稻麦种三斗。

关中旧有龙首渠、郑白渠等灌溉系统,因战乱淤塞多年。

朱文正征服瓦剌后,征发瓦剌牧民两万,组成“渠工营”,交予杨宪。杨宪也颇为争气,自己头戴斗笠、脚穿麻鞋,每日在渠边督工。

他采纳当地老匠建议,在龙首渠上游修筑简易水闸,又沿渠栽种耐旱的榆树、槐树固堤,修复扩建郑国渠、三白渠,灌溉面积超越秦汉。

当清澈的渠水重新流入长安北郊的万亩良田时,百姓跪伏渠边,称其为“杨公渠”。据《长安府志》载,当年秋熟,仅泾阳一县的稻米、麦产量便较洪武元年增长六成。

关中平原再度成为膏壤沃野、府之国,关中八百里秦川稻麦轮作,维持双丰格局 ,彻底摆脱对川蜀地区的粮食依赖,实现自给自足。

洪武盛世俨然已经来临。

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泠风浮仙 未来之霸气小吃货 逆演先天卦 开局一抽满命,然后一路无敌! 摸骨匠 恶魔猎人在身边 全民转职:开局成为魔卡锻造师 【轮回之镜:照见前世今生】 从秘密调查开启反腐之路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魔族女帝 女总裁的神级佣兵 重生后我娶了温润小公子 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 修罗丹帝 江南晚来客 让你心中无女人,不是身边没女人 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 武道世界:我有经验面板 迷雾行走两千年,我成了邪神化身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经典收藏 奇异世界奇闻录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黑土龙魂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我的大唐我的农场 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英雄联盟之灾变时代 云澜乱世志 明末永昌 门阀赘婿 南国江山 御虚英豪传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父子的穿越之旅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千古一帝,秦王扶苏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开局怒喷朱元璋,跪求砍头!
最近更新 从傻儿到文圣,我靠科举单开族谱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风起赣南 异世谋主:乱世定鼎 赤潮覆清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 大秦哀歌 梦幻旅游者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战国小大名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逍遥御风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txt下载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