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世子的白月光又重生了 重生七零,在江少的怀里撒个娇 谢邀,人在大元,骗钱造反 孤王患妻 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何处有我 女修她只有亿点点底牌 我低调修仙后成功飞升 寻回的璀璨人生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汉武芝术记》(下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五卷:术播宫廷,惠及臣庶

汉武帝服食白术半载,自觉身轻体健,往日的头晕目眩、腹胀痰多之症日渐消散,甚至能在御花园中徒步三里而不喘。他对白术愈发珍视,不仅每日饮用白术水,还命御膳房将白术融入膳食:晨起食白术茯苓糕,午时饮白术山药汤,晚间用白术炖鸡汤——宫中上下,都染上了一股淡淡的白术香气。

一日朝会,丞相田蚡奏事时频频咳嗽,面色萎黄,额上渗着虚汗。武帝见他形容憔悴,问道:“丞相近日为何如此虚弱?”田蚡叹道:“臣年近五十,脾胃不健,食少腹胀,夜不能寐,太医也束手无策。”武帝笑道:“朕有一药,可治丞相之病。”遂命人取来三年生白术,赐给田蚡,并授以服食之法:“以白术五钱,配伍人参三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二钱,水煎服,名‘四君子汤’,可补土益气。”

田蚡半信半疑,依方服药。三日后,腹胀渐消;半月后,竟能一餐食尽一碗米饭;一月后,朝会时精神抖擞,再无咳嗽之症。他入朝谢恩时,捧着剩余的白术感叹:“陛下所赐仙药,竟有如此神效!臣愿将此术推广于府中,惠及家眷。”

消息传开,王公大臣纷纷向武帝求讨白术,宫中药圃的产量渐渐供不应求。武帝遂命京兆尹在终南山周边开辟药田,由老翁亲授种植之法:“春播需待地气转暖,土脉苏醒;夏管要勤除草,防湿涝;秋收需在霜降后,根茎饱满;冬藏要用黄土掩埋,忌冷冻。”药农们依循此法,种出的白术个个饱满,香气浓郁,与野生者无异。

很快,白术的妙用从宫廷传到民间。长安城中的药铺开始售卖白术,医者们效仿“四君子汤”,根据不同病症配伍:治儿疳积,白术配山楂;治妇人经少,白术配当归;治老人便秘,白术配麻仁。有位叫王媪的老妇,常年腹泻,身形消瘦,用白术配干姜煎服,半月便痊愈,她逢人便:“这白术,是陛下从山中请来的‘活菩萨’!”

第六卷:丹方求索,七情和合

汉武帝虽得白术补益,却仍未满足,他召来李少君等方士:“白术能延年,若与丹砂、云母等仙药配伍,炼成金丹,岂不更能长生?”李少君答道:“陛下所言极是,白术禀土气之精,能调和诸药,制金石之毒,正是炼丹的上佳辅料。”

于是,武帝命人在未央宫筑起“承露台”,设丹炉,以白术为“药引”,配伍丹砂、雄黄、曾青等矿物药,日夜炼丹。起初,方士们将白术与丹砂同炼,丹砂有毒,炼出的丹药服后令人烦躁失眠。老翁得知后,连忙入宫劝谏:“陛下,药赢七情’,有相须、相使,亦有相恶、相反。白术性温,丹砂性寒,二者相恶,同炼则药性相冲,需加甘草调和。”

李少君依言调整丹方:以白术为君,甘草为使,先将白术炒至微黄(减其燥性),再与丹砂、云母同炼。果然,新炼出的金丹色泽温润,毒性大减。武帝服食后,不仅无烦躁之感,反而神清气爽。他问道:“何为‘七情’?白术与他药配伍,还有何讲究?”

老翁取来多种药材,一一解:“白术与茯苓相使,茯苓能助白术祛湿,如舟楫载药行于水湿;白术与苍术相须,二术同用,燥湿之力倍增,如两员猛将共破湿邪;白术与半夏相畏,半夏有毒,白术能制其毒,如良相约束悍将;白术与桃核仁相反,同用则腹胀加剧,需避之……”

武帝听得入迷,命人将这些配伍之法记录成册,名为《白术七情录》。书中记载了数十种白术方剂:治风寒感冒的“白术桂枝汤”,治脾虚水肿的“白术泽泻散”,治妊娠胎动的“白术杜仲丸”……每一方都体现着“药无贵贱,合宜则灵”的道理。

一日,武帝见老翁将白术与黄精、枸杞同煮,问道:“此为何方?”老翁笑道:“此乃‘三仙饮’,白术健脾,黄精润肺,枸杞补肾,三药相使,补后以养先,久服可轻身不老。”武帝试饮,果然甘醇温润,遂将此方定为宫中常服之品。

第七卷:岁运更迭,术应时

元狩元年,岁在己酉,“金运太过”,六气职阳明燥金”当令,长安一带秋燥严重,百姓多干咳少痰,大便干结。御医们沿用往日的白术方剂,却发现单用白术燥湿,反而让燥症加重,一时间束手无策。

武帝召来老翁问计,老翁道:“陛下,五运六气流转,用药需应时。去年土运平气,白术温燥相宜;今年金运太过,燥气盛行,白术需配伍滋阴之药,方能无弊。”他取来麦冬、玉竹,“白术健脾为君,麦冬、玉竹滋阴为佐,燥者润之,湿者燥之,阴阳调和,方为正道。”

御医依言调整方剂,以白术配麦冬、玉竹、沙参,名“润燥健脾汤”。患者服后,不仅干咳得止,大便也通畅了,众人皆叹:“白术竟能随时变易,真是神药!”

武帝望着窗外飘落的黄叶,若有所思:“朕从前以为,长生之道在于服食仙药,如今才明白,顺应时、调和阴阳,才是真正的长生之术。白术能应岁运而变,不正是‘人合一’的写照吗?”

此后,武帝不再执着于炼制金丹,而是更注重“顺时养生”:春日食白术疏肝粥(配柴胡),夏季饮白术解暑汤(配藿香),秋日服白术润燥茶(配梨汁),冬日炖白术温补汤(配羊肉)。他还命人将终南山的白术种子分发到各地,让百姓依时种植,服食养生。

元封元年,武帝再次东巡,路过当年遇见老翁的渭水之畔,见两岸田地里长满了白术,金黄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当地百姓告诉他,自从种了白术,脾胃病少了,长寿的人也多了。武帝望着这片“白术田”,感叹道:“此草虽微,却能福泽万民,比蓬莱仙药更可贵啊!”

第八卷:薪火相传,道贯古今

后元二年,汉武帝驾崩,享年七十岁,虽未如老翁般活到百岁,却已是西汉帝王中寿命较长的一位。临终前,他命人将《白术七情录》与种植白术的农书存入兰台(皇家图书馆),嘱咐后世子孙:“白术呢所赐,养脾胃,固后,当世代传承,惠及苍生。”

时光流转,西汉灭亡,东汉兴起,白术的传却从未断绝。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收录了以白术为主药的方剂三十余首,如“理中丸”(治脾胃虚寒)、“真武汤”(治阳虚水肿),将白术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他在书中写道:“白术,脾家要药,能培土以制水,燥脾以胜湿,凡属脾虚湿盛之证,皆可选用。”

唐代,《新修本草》将白术列为“上品”,明确记载其“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这些功效,正是从汉武帝时代的实践中总结而来。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参苓白术散”问世,以白术配伍人参、茯苓、莲子等,成为治脾虚泄泻的千古名方,至今仍广泛应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是详细记载了白术的种植、炮制、配伍之法,称其“始自汉武,传于后世,实为健脾第一要药”。

白术赞诗

汉武巡边遇仙翁,鹤发童颜气如虹。

自言久服山精水,齿落重生步如风。

甘温禀受中央土,苦燥能驱湿浊凶。

四气合吟五脏,七情相济妙无穷。

春生夏长循道,秋收冬藏蕴化工。

莫道长生无觅处,一术能培后功。

结语

从汉武帝遇见白发老翁,到白术成为中医健脾的“要药”,这段传奇印证了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先于文献”的智慧。最初,它只是民间口耳相传的“山精”,因汉武帝的推崇而进入宫廷;而后,医者们在无数病案中探索其性味、配伍,最终写入典籍,成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典范。

白术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长生”,并非虚无缥缈的仙术,而是顺应地规律、养护脾胃的大道;所谓“良药”,也并非遥不可及的仙草,而是蕴藏在山川田野中,等待人们去发现、去实践的草木精灵。

如今,终南山的白术仍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仍在呵护着亿万百姓的脾胃。这株从汉代走来的药草,早已超越了“长生”的符号,成为“人合一”理念的鲜活载体,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生生不息。

(全卷终)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未来之霸气小吃货 女总裁的神级佣兵 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 每晚都梦到凶案现场 十八武科登顶,十九核爆屠圣 从水浒开始修炼 青春期 穿越后,被小屁孩养成了 封界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魔族女帝 星际药剂师 重生就有校花女友,可我是渣男 卿卿心如故 葬天鼎 我在古代当名师 泠风浮仙 让你心中无女人,不是身边没女人 我会插眼了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浮生旅记
经典收藏 深山人家,农女种田发家巧致富 恋她 重生之学霸攻略 横滨养崽事件簿 高冷大叔的二婚小娇宝 发现媳妇是个非人类,总裁傻了眼 情海沉浮 世子的白月光又重生了 小马宝莉之我为谋士 江南晚来客 原神:转生成为丘丘人 木工情缘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门 小郡主要当皇帝啦 我玩的诡秘游戏竟然成真了 会读心术的狐狸精,在皇宫杀疯了 我带病娇男主在悬疑世界玩惊悚 我的精灵训练家模拟器 不熟但要一起养娃的七零夫妻日常 重生七零,在江少的怀里撒个娇
最近更新 吸灵天尊 侯门主母穿成年代文恶毒婆婆后 穿越之末世女彪悍为母 弑神幡 烈士遗孀重生了 神魂寂灭 离婚后夫人另嫁,陆总他疯了 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 美人壶 志怪世界,唯一真仙 乱春衫 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 四合院:选错徒弟,易中海悔断肠 【快穿】坏种 四合院:24岁,是处长 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兴风浪子 四合院,开局掘了养老团的根! 暖青寒 和病娇共感后,姐姐再弄我一次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