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独孤行天下 诸天之开局下乡当知青 重生七零,在江少的怀里撒个娇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逼我养私生子?行,我改嫁军少! 战锤矮人 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 铠甲:系统你让我搞直播 重生成了大将军的心头好 荒溪经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瓯江双药:酒炒脂香童便乌(上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瓯江双药:酒炒脂香童便乌

楔子

1958年的瓯江,晨雾总裹着咸腥的水汽,漫过温州苍南县的渔寮村。村头的老榕树下,叶伯的药罐常年冒着温吞的烟——罐里煮着的,是渔村里无人不晓的“救命药”。每当渔汛过后,总有船员捂着腹蹲在药罐旁,额上渗着冷汗,等叶伯舀出一碗深褐色的药汤,喝下去没半个时辰,眉头便会慢慢舒展开。

药罐旁的竹篮里,永远摆着两样东西:一碗泛着琥珀光的糯米酒,泡着些深褐的补骨脂籽;一陶缸浸在清水中的乌药块,缸沿贴着张红纸,写着“童便浸”。叶伯的徒弟阿舟,总在晨雾里帮着烧火,看师傅把补骨脂倒进铁锅,淋上黄酒,火炒到籽实微焦,药香混着酒香飘得满村都是;又看师傅从陶缸里捞起乌药,乌药原本浅黄的断面,浸过童便后泛着深褐,带着股独特的清苦。

“阿舟记着,咱渔村里的‘寒疝’,是江风灌了腰,寒气凝了腹,得靠这两样药——补骨脂暖肾,乌药行气,再用黄酒炒、童便浸,才能把药力送进下焦,把寒气连根拔。”叶伯舀起一勺药汤,雾气里映着瓯江的帆影,“这法子不是我编的,是我爷爷传的,当年他跟着渔船跑,见多了船员疼得打滚,试了十几次才定下这炮制的规矩,没写在书里,却救了不少饶命。”阿舟望着师傅手里的药勺,看见酒炒补骨脂的焦香、童便乌药的清苦,在水汽里缠成了瓯江边最特别的药味。

上卷 第一卷 酒炒红脂解疝痛

渔寮村的陈阿公,是村里最老的船老大,跑了四十年瓯江,寒疝也缠了他十年。每到秋冬渔汛,江风裹着寒气往衣领里钻,他的腹就像被冰锥扎,疼得直不起腰,连船舵都握不住。之前阿舟按普通法子,用生补骨脂配乌药煮水,陈阿公喝了三,只“肚子暖零,疼没松”,反而觉得口干,夜里要起来喝两回凉水。

叶伯坐在陈阿公家的矮凳上,摸了摸阿公的脉——脉沉得像瓯江底的石子,又按了按阿公的腹,阿公疼得直抽气:“傻孩子,生补骨脂性温,可没黄酒引着,药力飘在中上焦,到不了下焦暖肾;生乌药行气猛,没童便浸着,燥气伤了津液,才会口干。”他从竹篮里抓出一把补骨脂,籽实浅褐,捏在手里硬实,“今咱用黄酒炒,让药力跟着酒气往下走,再用浸透的童便乌药,又温又润,才治得了这老寒疝。”

第二清晨,阿舟跟着叶伯在灶房支起铁锅。叶伯先倒了半碗本地酿的糯米酒——这酒是去年秋收时酿的,酒精度不高,却带着股甜润的香。等铁锅微热,他把补骨脂倒进去,木铲轻轻翻搅,籽实慢慢吸着黄酒,颜色从浅褐变成深褐,再炒到边角微焦,“哗啦”一声脆响,药香裹着酒香瞬间漫开。“火候要像瓯江的潮,急不得,炒到籽实‘开口笑’(微焦开裂),黄酒刚好收干,才不浪费药力。”叶伯拿起一粒,捏碎了给阿舟看,断面泛着油光,“你闻,这时候的补骨脂,温气里带着酒劲,能钻到骨头缝里去。”

接着,叶伯从陶缸里捞起乌药——乌药已经浸了一宿,童便刚好没过药块,原本生硬的乌药,浸后变得软韧,断面的纹路里渗着深褐。“童便要取健康男童的晨便,性凉却能引药入下焦,既减了乌药的燥,又能把行气的力往腹引,专治寒疝的‘滞’。”叶伯把乌药切成薄片,和炒好的补骨脂一起放进药罐,加了三碗瓯江水,火煮到药汤剩一碗。

陈阿公喝药时,晨雾刚散,瓯江的阳光照进灶房。药汤入口微苦,后味却带着酒香的甜润,没半个时辰,腹的疼就像被温水化开,连腰都能挺直了。连喝五,陈阿公竟能跟着渔船去近海捕鱼,回来时还帮叶伯拾了些干柴:“叶伯,这酒炒的补骨脂,比啥都管用!以前疼得想跳江,现在能掌舵了!”叶伯笑着拍了拍阿舟的肩:“中医‘寒者热之,滞者行之’,咱这双药,就是热药配行药,再用黄酒、童便引经,才对症。这些不是书里教的,是我爷爷跟着船员试出来的——哪次炒焦了,哪次浸短了,都记在心里,才成了现在的方子。”

上卷 第二卷 童便乌药除湿滞

渔汛最忙的九月,年轻船员阿海突然倒在甲板上,捂着腹打滚,冷汗把粗布褂子都浸透了。船老大赶紧把他送回村,阿海躺在床上,不仅腹疼,还觉得腰沉得像挂了铅,连便都不利索。阿舟按叶伯的法子,用酒炒补骨脂配童便乌药煮了药,阿海喝了两,腹不那么疼了,可腰还是沉,舌苔白得像江雾。

叶伯去看阿海时,正赶上退潮,瓯江的水带着泥沙漫过滩涂。他摸了摸阿海的腰,皮肤凉得像江水,又看了看阿海的舌苔——苔白腻,边缘有齿痕:“阿海这不是单纯的寒疝,是江雾的湿气裹了寒气,滞在腰腹,光用补骨脂和乌药不够,得加陈皮化湿。”他从药箱里取出晒干的陈皮,橘红的皮上带着细纹,“陈皮能理气化湿,像风吹散江雾,让补骨脂的温力、乌药的行气,都能透进去。”

第二辰时,阿舟跟着叶伯炮制药材。炒补骨脂时,叶伯多淋了半勺黄酒:“阿海年轻,气血旺,多加点酒劲,能更快驱湿。”炒到籽实微焦,叶伯让阿舟把陈皮剪成细丝,和补骨脂一起放进铁锅,火烘了片刻,陈皮的果香混着药香、酒香,飘得满灶房都是。“陈皮烘一烘,化湿的力更足,还能遮点童便的味,阿海年轻,怕他喝不惯。”

浸乌药时,叶伯特意让阿舟换了新的童便,还加了半勺清水:“湿气重,童便浸得久些,乌药的行气才不会燥,能慢慢推着湿气走。”乌药浸了一宿,捞出来时软得能掐出印,切片后煮在药罐里,和补骨脂、陈皮一起,熬出的药汤泛着浅褐,闻着有陈皮的甜香。

阿海喝药时,船老大在旁边守着,见他喝下去没一会儿,就“腰里松了”,能慢慢坐起来。连喝三,阿海的腰不沉了,便也顺了,第五就跟着渔船出海。回来时,他给叶伯带了条刚捕的大黄鱼:“叶伯,加了陈皮后,药汤不苦了,腰也不沉了!以前总觉得肚子里有团湿棉花,现在全散了!”叶伯指着瓯江的滩涂:“咱渔村的病,多是‘寒’和‘湿’缠在一起,就像滩涂的泥,又冷又黏。补骨脂是太阳,晒化寒气;乌药是风,吹走湿滞;陈皮是铲子,松了泥块——这都是跟着渔村的日子摸出来的,书里可没写‘寒疝加湿用陈皮’。”阿舟把这话记在竹纸本上,旁边画了片陈皮,像给方子添了个活注脚。

上卷 第三卷 料差半分效减十

十月的瓯江,风里带了霜气。渔寮村的老林,跟着渔船去了趟外海,回来就犯了寒疝,疼得连饭都吃不下。阿舟想着前两次的法子,便自己动手炮制药材——炒补骨脂时,用了家里剩下的陈黄酒,酒色发暗,还带着点酸味;浸乌药时,童便不够,掺了些井水,只浸了大半个时辰。

药汤煮好后,阿舟端给老林,老林喝下去,等了一个时辰,腹的疼还是没减,反而觉得肚子胀得慌。阿舟慌了,赶紧跑去找叶伯,叶伯正在榕树下翻晒补骨脂,见阿舟急得满头汗,便跟着去了老林家。

老林躺在床上,捂着腹叹气:“叶伯,阿舟的药喝了不管用,还是疼,肚子还胀。”叶伯摸了摸老林的脉,脉比之前沉得更厉害,又看了看阿舟剩下的药材——补骨脂炒得颜色发暗,没了酒香,只剩焦苦味;乌药切片后,断面还是浅黄,没浸透童便。“阿舟,你用的是陈黄酒吧?”叶伯拿起一粒补骨脂,捏碎了,断面干巴巴的,“陈黄酒失了温性,还带了霉气,炒出来的补骨脂,温力没了,倒添了滞气;乌药浸得不够,童便没渗进去,行气的力飘在上面,才会腹胀。”

第二清晨,叶伯带着阿舟重新炮制。这次用的是新酿的糯米酒,酒色琥珀,倒在铁锅里,“滋滋”响着冒甜香。炒补骨脂时,叶伯让阿舟盯着火候,“籽实转深褐就淋酒,别等焦了才加,黄酒要分三次淋,让籽实慢慢吸。”没一会儿,补骨脂就泛着油光,微焦的边角透着酒香,和上次的陈酒炒的完全不同。

浸乌药时,叶伯让阿舟去村里的私塾,找学童要了新鲜的晨便,装满陶缸,把乌药块全浸进去,用石板压住,“必须浸够一宿,让童便从乌药的断面渗到芯里,这样才会‘外润内透’,行气不伤津。”第二捞出来的乌药,断面全是深褐,捏着软韧,闻着没有生乌药的燥气,只有清苦的药香。

重新煮的药汤端给老林,老林喝下去没一刻,就“腹暖了”,半个时辰后,疼就消了大半。老林拉着叶伯的手:“还是叶伯的药管用!阿舟的药喝着像苦水,您的药喝着有暖意。”叶伯拍了拍阿舟的头:“咱这双药,炮制的‘料’比啥都重要——黄酒要新酿的,乌药要台州产的(台州乌药行气最劲),童便要晨便,差半分,效就减十分。我爷爷当年,为了找好乌药,特意去台州的台县,翻了三座山,才采到道地的;为了试黄酒,秋收时酿了三缸,对比着炒,才定下用糯米新酒。这些细节,没写在纸上,却比纸上的方子还重要。”阿舟看着手里的新酒和新浸的乌药,忽然懂了:师傅的“实践”,不是随便试试,是把每一样材料、每一步火候,都磨到最准,才敢给人治病。

上卷 第四卷 口传心授记青笺

十一月的渔汛结束,渔寮村一下子病倒了五个船员——都是寒疝,疼得捂着腹,连走路都得扶着墙。叶伯的药罐从晨雾烧到暮色,阿舟跟着忙前忙后,炒补骨脂、捞乌药、煮药汤,没一刻歇着。

等最后一个船员喝下药汤,阿舟坐在灶房的门槛上,揉着发酸的胳膊,忽然想起师傅的“爷爷传的法子”,便掏出竹纸本,想把炮制步骤记下来。可刚拿起笔,就愣了——炒补骨脂时,黄酒加多少?炒到微焦的“微”是啥样?乌药浸童便,一宿是几个时辰?这些师傅没具体数,全是“跟着感觉来”。

叶伯见阿舟对着纸发呆,便坐过来,拿过竹纸本,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铁锅,里面画着补骨脂,旁边写着“黄酒:补骨脂=1:5(碗:斤)”,又画了个陶缸,里面画着乌药,写着“童便浸:辰时浸,卯时捞(十二时辰)”。“阿舟,这些数是我爷爷试出来的——一斤补骨脂加一碗黄酒,炒出来不焦不淡;辰时浸乌药,卯时捞,刚好浸透,多一刻就软烂,少一刻就不透。”叶伯又画了个舌苔,写着“苔白腻加陈皮,苔黄加黄柏”,“这是咱治了多少船员总结的,寒疝也分‘纯寒’和‘寒夹湿’‘寒夹热’,不能都用一个方子。”

阿舟跟着师傅的话,把病案也记下来:陈阿公,十年寒疝,酒炒补骨脂+童便乌药,五日愈;阿海,寒疝夹湿,加陈皮,三日愈;老林,料差半分无效,换料后一日减痛... ...竹纸本很快写满了,纸角沾着药香和酒香,像一本活的“渔寮药记”。

村里的老支书来探望船员,见五个船员都好了,围着叶伯的药罐道谢:“叶伯,您这方子救了咱渔村的命!渔汛要是少了人,网都撒不开!”叶伯指着阿舟的竹纸本:“这方子不是我一个饶,是我爷爷传的,阿舟记的,以后还要传给更多人。咱渔村的病,得用渔村的法子治,这些口传的诀窍,记在纸上,才不会丢。”

晨雾又漫过瓯江,叶伯的药罐还在冒着烟,阿舟的竹纸本放在药罐旁,上面的字迹在水汽里泛着光。阿舟看着师傅炒补骨脂的背影,看着陶缸里浸着的乌药,忽然觉得,这瓯江边的双药,不仅是治病的药,更是渔村里代代相传的“日子经”——藏在黄酒的甜香里,藏在童便的清苦里,藏在每一次炒药、每一次浸药的细节里,温暖着每一个与江风为伴的船员。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万倍返还!我在孤儿院当神级奶爸 大佬的黑月光掉马后 浮生旅记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末世冰封?呵呵!这只是开始 权游:北境之王 浴火重生:狂妃权倾天下 三国: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都市改造人 十八武科登顶,十九核爆屠圣 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成了督主的朱砂痣 青春期 废土采集之觉醒 从秘密调查开启反腐之路 道不轻言 我在古代当名师 烛龙以左 穿书之谋凰 葬天鼎 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
经典收藏 豪门权谋,隐婚娇妻的逆袭 穿书后我被女主的禁欲白月光缠上 炮灰女配快穿之错位人生 横滨养崽事件簿 寻回的璀璨人生 年少的你青春的梦 嫁入豪门后,龙太太她总想跑路 守望先锋之佣兵系统 恋她 火影之我的瞳术无限 发现媳妇是个非人类,总裁傻了眼 无限人鱼游戏 江南晚来客 穿越六零躺不平,带着空间脱脱贫 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 我的精灵训练家模拟器 无知的我莫名参加圣杯战争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重生之学霸攻略 不熟但要一起养娃的七零夫妻日常
最近更新 我在萌学园当实战老师 我,孙山,科举 七零御兽娇娇被糙汉大佬宠上天 江湖疑案录 韧霜 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 八零捷报团宠娇娇向钱冲 穿成七零寡妇,我靠商超带飞全家 将军不敢骑白马 仙路苦行记 乖,快到我怀里来! 四合院截胡晓娥我身边全是大小姐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 穿越影视剧吃瓜 体王 全家嫌?断亲后恶女她炸翻京圈 一鸣江山定 妇女之友的尬萌修炼 天庭审我,却审出个众神白月光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