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的老车间里,弥漫着钢铁、机油与汗水混合的粗粝气息。巨大的鼓风机嘶吼着,将深秋的凉意卷入,却吹不散淬火池上方蒸腾翻滚的白雾。王铁柱光着膀子,黝黑精壮的脊背上汗珠滚落,砸在滚烫的水泥地上,“嗤”地腾起一缕白烟。他双臂肌肉虬结,正用特制的长钳,死死钳住一块刚从1200c高温炉膛里拖出来的赤红钢坯。那钢坯尺许长,通体透亮,如同凝固的岩浆,散发出灼饶热浪,映得他黧黑的脸庞一片金红。
“柱子哥,这炉加了新玩意儿!”徒弟刘在旁边大声提醒,声音淹没在鼓风机的轰鸣里。他指的是淬火池里那几桶泛着奇异幽蓝色泽的液体——那是从格陵兰万年冰芯深处提取、并保留了其中特殊发光菌群的冰芯水。王铁柱点点头,眼神锐利如鹰。他深吸一口气,那滚烫的空气灼烧着气管,猛地将钳子一沉!
“嗤——!!!”
赤红的钢坯如同咆哮的怒龙,悍然扎入冰冷的淬火液中!白雾瞬间爆开,如同型蘑菇云腾起!刺耳的汽化声尖锐得能刺破耳膜。池中幽蓝的冰芯水剧烈翻滚,无数细微的发光菌群被这极致的温差激活,刹那间,整个淬火池仿佛落入了银河,亿万点幽蓝、莹绿、淡紫的冷光疯狂闪烁、跳跃、流窜!
就在这光怪陆离的奇景中,钢坯表面那层因急速冷却而剧烈收缩、扭曲的氧化皮“噼啪”爆裂开来!王铁柱和刘的瞳孔同时猛地收缩!
只见那剥落氧化皮后的钢坯本体上,并非寻常淬火后的灰白或暗哑,而是浮现出大片大片繁复、灵动、充满古老韵味的银色云纹!那云纹如同活物,在幽蓝菌群冷光的映照下,在钢坯表面缓缓流淌、舒展、盘绕。云气缭绕间,隐约可见亭台楼阁、飞禽走兽、百工劳作的虚影——这分明是失传已久的《考工记》中描绘的、象征地造化与匠心神韵的“工云纹”!
“老爷……”刘张大了嘴,手里的记录板“哐当”掉在地上。
王铁柱的心跳如擂鼓,他强压住惊骇,用长钳心翼翼地将这块冷却定型、表面覆盖着神秘云纹的钢坯夹起,放在旁边的液氮冷却槽旁。钢坯接触常温空气,云纹的光泽微微内敛,却更显深邃古朴。
“柱子叔!快看!”刘突然指着云纹最密集处的一个角落,声音都变流。
王铁柱凑近,借着冷却槽旁的高倍放大灯仔细看去。只见那些流动的银色云纹线条之间,极其细微的间隙里,竟用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微雕技法,阴刻着一幅的图画: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艘巨大的、燃烧着火焰的航船正在沉没,船尾依稀可见“旅大-03”的模糊字样!船的下方,隐约刻着几个字:“第四十五象,有客西来,至东而止,木火金水,洗此大耻……”正是《推背图》的谶语!
“旅大…03…”王铁柱喃喃念着这个如同梦魇般的船号,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他猛地想起渤海沉船上那覆盖船体的发光北斗菌群,想起那诡异的脉动频率。一股寒意,在这热浪未散的车间里,悄然爬上他的脊背。
“柱子叔,坐标!坐标出来了!”刘盯着连接在钢坯支架上的高精度三维扫描仪屏幕,激动地大喊。
屏幕上,随着液氮喷淋在覆盖云纹的钢坯表面,那些原本流动的银色线条瞬间凝固,同时爆发出更加璀璨的银光!银光并非散射,而是精准地沿着特定的云纹路径汇聚、延伸,在钢坯表面清晰地勾勒出一组极其复杂、嵌套着多重维度的空间坐标!坐标的核心点,正是渤海“旅大-03”沉船的精确位置!精度之高,比数月前声呐探测到的数据提升了何止十倍!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坐标的延伸线上,一个极其微的、闪烁不定的光点,清晰地标注在月球背面那个熟悉的坐标——冯·卡门撞击坑深处!
坐标显现的瞬间,扫描仪同步记录下钢坯支架上一个微的温度传感器读数:-196.7c。
这个数字,如同一道闪电劈进王铁柱的脑海!李玄策那枚在祖宅槐树下诡异停摆的怀表,记录下的地磁剧烈波动瞬间的温度……分毫不差!冰冷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他。
同一时刻,华夏最北端,漠河极地观测站。
深秋的漠河,寒意已深入骨髓。巨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眼”静静矗立在无垠的星空下,如同大地朝向宇宙张开的耳朵。这里远离尘嚣,空气纯净得如同水晶,亿万星辰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观测室内温暖如春,各种仪器指示灯如同呼吸般明灭。
李枢穿着厚厚的防寒服,鼻尖冻得微红,清亮的眼眸却比窗外的星辰还要璀璨。他站在主控台前,身边是“眼”的首席工程师老吴。他们面前的操作台上,静静躺着那块刚刚从哈市空运来的、覆盖着《考工记》云纹的特殊钢坯。此刻,这块钢坯被精心加工成了一个奇特的馈源支架——射电望远镜接收宇宙信号的核心部件。
“枢,你确定这东西……能行?”老吴看着这充满手工锻造痕迹、甚至带着古老纹路的钢质支架,又看看旁边那些精密的现代化合金部件,语气里充满了疑虑。
李枢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钢坯支架上那些流淌的云纹。指尖传来金属特有的冰凉,以及一种更深沉的、仿佛来自宇宙洪荒的微弱脉动。他的眼神穿透了冰冷的金属,仿佛看到了渤海深处发光菌群组成的北斗阵图,看到了祖父李长庚失踪的沉船,看到了敦煌壁画中剥落的钛合金板,看到了月之暗面那只冰冷的“眼睛”。
“吴叔,试试吧。”少年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它在呼唤。”
老吴叹了口气,指挥助手心地将这个独特的云纹钢支架安装到“眼”巨大的馈源舱核心位置。冰冷的钢质与精密的电子元件连接,巨大的望远镜缓缓转动,无声地对准了深空中木星的方向——更确切地,是对准了木星那颗被冰封的卫星:木卫二。那里,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之一。
“信号接入!开始接收!”老吴沉声下令。
巨大的球面线如同最虔诚的信徒,无声地收集着来自数亿公里外的微弱电磁波。主屏幕上,代表宇宙背景噪音的杂乱波纹瀑布般流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观测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转的低沉嗡鸣和人们屏住的呼吸。
李枢闭上眼睛,仿佛在倾听星辰的私语。他腕间的通讯器微微震动,显示着王铁柱那边传来的钢坯支架实时温度:-196.7c。这个数字,与怀表停摆、与沉船菌群脉动、与此刻“眼”指向的深邃宇宙,仿佛产生了某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突然!
主屏幕上的信号瀑布猛地一滞!一个极其微弱、但异常稳定、带着独特韵律的脉冲信号,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在杂乱的背景噪音中清晰地浮现出来!它的频率模式极其古怪,既非已知的自然体信号,也非任何人类制造的电磁波。
“锁定!放大!”老吴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信号被迅速捕获、放大、进行初步分析。然而,常规的频谱解析软件面对这陌生信号显得束手无策,屏幕上只跳动着无法识别的乱码。
“枢,这……”老吴看向少年。
李枢睁开眼,目光清澈如水。他走到主控台前,白皙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输入一串指令。屏幕上瞬间切换到一个他自己编写的、界面古朴甚至有些简陋的程序。程序的背景,赫然是一幅泛黄的《黄庭经》脏腑图影印本。
“它不是机械的信号,”李枢的声音平静,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了然,“它是‘歌’。木卫二冰海之下,某种巨大生命的……生命之歌。”
他按下回车键。
刹那间,奇迹发生了!
屏幕上那原本杂乱无序的脉冲信号,如同被注入了灵魂,在《黄庭经》脏腑图的框架内飞速流转、重组、映射!代表心脏的绛宫位置亮起温润的红光,信号脉冲的节奏变得沉稳有力,如同生命的搏动;流经肺部(玉堂)的信号化作丝丝缕缕的白气,象征着呼吸吐纳;在肾脏(玄冥)区域,信号凝聚成幽深的蓝光,如同藏精纳气之所;肝(青龙)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发;脾(黄庭)中枢土黄厚重,统御四方……那来自木卫二冰海深渊的神秘信号,竟被完美地转译、对应到了古老道家典籍描述的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图谱之上!
一幅庞大、精密、闪烁着生命韵律光芒的《黄庭经》动态脏腑全息图,在主屏幕上徐徐展开!它是人体,亦是星辰;是古老东方的生命智慧,亦是遥远冰海的生命回响!
观测室里一片死寂,只有信号转换发出的轻微蜂鸣。老吴和助手们目瞪口呆,仿佛目睹了神迹。
李枢静静凝视着屏幕上那幅由宇宙信号构成的“生命星图”,少年的眼眸深处,映照着星辰大海与生命本源交织的光芒。他指尖轻轻触碰屏幕,感受着那虚拟光图中传递出的、跨越亿万里星空的磅礴生机与冰冷孤独。就在指尖触及屏幕的瞬间,他清晰地“听”到了一声来自冰海深渊的、悠长而古老的叹息,仿佛在回应着来自地球的注视。
“月亮注视着……”李枢低语,声音轻得像一片飘落的星尘,“而冰海……在歌唱。” 他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木星的方向只是一个微的光点,但他知道,在那光点之下的冰封世界里,有东西,正与地球上的古老智慧、与他血脉中流淌的灵性,发生着超越时空的共鸣。这共鸣,如同宇宙洪炉中的一次淬火,冰冷与炽热交织,锻造着人类认知的边界。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37kanshu.com)金兰厌胜劫三七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